-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含BOC保护基团的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第26卷 第2期 影 像 科 学 与光 化 学 Vol.26 No.2
2008年3月 ImagingScienceandPhotochemistry Mar.,2008
檭檭檭檭檭殐
檭
殐
檭
殐檭 研究论文殐檭
檭檭檭檭檭
含BOC保护基团的螺吡喃类化合物的
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谷玲燕,张 青,盛巧蓉,薛敏钊,刘燕刚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合成了5[N(叔丁氧甲酰基)氨基]1,3,3三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
喃(BOCSPI)和5[N(叔丁氧甲酰基)氨基]1,3,3三甲基6′硝基8′甲氧基
吲哚啉螺吡喃(BOCSPII)两种光致变色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其
在溶液和以不同质量比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中的光致变色性
能.研究表明螺吡喃的高掺杂量不利于其开环和闭环态的转化,BOCSPII分子中
的甲氧基有利于有色开环体的部花菁的稳定.
关 键 词: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掺杂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文章编号:16740475(2008)02008107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光信息存储已成为当今公认的重大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有机光致变色材
料作为极具潜力的高性能存储材料,以光子方式记录信息,一旦实用化,将实现人们所期
待的光海量信息存储与高速传输的特性.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最重要
的特性是成色体必须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耐疲劳性.有机光致变色化
合物的光致变色现象是因化合物的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如光异构化、键的断裂和二聚或
[1,2]
氧化还原等 .目前,对光致变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螺吡喃、螺嗪、二芳基乙烯、俘精
酸酐、偶氮类以及相关的杂环化合物上.其中螺吡喃是研究得较为深入和广泛的一种:在
紫外光照射下,其无色闭环体SP(Spiropyran,)螺环上C—O键发生异裂生成开环体部花
菁MC(Merocyanine),该开环体在可见光区有强吸收而呈现紫~蓝色(图1).不同结构的
化合物以及掺杂在不同的基质中所表现的光致变色行为不同,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的结构
[3,4]
(如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等) 或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掺入(包括键合和非键合)高分子
[57]
聚合物或其它材料中 调整其光学和热学性质.
收稿日期:20070710;修回日期:20071120.
作者简介:谷玲燕(1981),女,主要从事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张 青(1965),男,工学博
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记录材料及功能染料,通讯联系人,电话:
021Email:alqzhang@
sjtu.edu.cn.
81
82 影 像 科 学 与 光 化 学 第26卷
本文合成了含叔丁氧甲酰(BOC)氨基的两种螺吡喃类化合物5[N(叔丁氧甲酰
基)氨基]1,3,3三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BOCSPI)和5[N(叔丁氧甲酰基)氨
基]1,3,3三甲基6′硝基8′甲氧基吲哚啉螺吡喃(BOCSPII),并分别与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以不同浓度进行掺杂涂膜,研究了掺杂浓度对于二者的光致变色性能的影
响,考察具有此类酰胺取代基团的色团分子在聚合物固体薄膜中的基本光学性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2,3,3三甲基2H吲哚(Acros);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