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药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wnku).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膏药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wnku)

黑膏药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黑膏药简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 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一、黑膏药简介 膏药的定义: 中国药典 2010版一部规定: 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 黑膏药的优点 黑膏药的现代研究 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 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作用机理 二、黑膏药的制备工艺 二、黑膏药的制备工艺 1.药料的提取 2.炼油 3.下丹成膏 4.去火毒 5. 加料摊涂 1、药料提取(炸药) 将油倒入锅中,稍微加热后,药料投入锅内,一边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过滤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炸药的目的:使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到油中。 这一过程时间不能太短,太短则药性没有完全被提出来;时间也不能太长,太长则药被煎糊,增加油中的杂质。 2、炼 油 将第一步炸好的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左右,改用中火。待锅周围的气体急剧旋升,急用竹筷蘸点油滴入凉水,如果油成圆珠状不散开,炼油成功。也就是传统炼油过程中常说的“滴水成珠” 2、炼 油 3、下丹成膏 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 4、去 火 毒 5、加料滩涂 取膏药团置于加热容器上,等膏药渐渐熔化后,用竹筷挑取一定量的膏药,放于膏药布上,以竹筷点纸布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膏药制作完成。 如果药材中有贵细药材或易挥发药材,如麝香、乳香、没药等,应研成细粉,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5、加料滩涂 黑膏药制法歌诀 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 拔之即起。 炼制黑膏药的注意事项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传统方法 药典方法 传统方法 炼油: 看油烟: 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 烟,无风时白烟直上; 看油花: 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 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 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 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并且要注意防火, 尤其温度太高)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传统方法 药典方法 药 典 方 法 外观性状 软化点 重量差异 药典方法 性状鉴别: 膏药的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黑膏药应乌黑、无红斑;白膏药应无白点。 药典方法 软化点 本系法用于测定膏药在规定条件下受热软化时的温度情况,即指按照药典规定方法测定,膏药因受热下坠达25mm时的温度.用于测定膏药的老嫩程度,并可间接反映药膏的黏性. 药典方法 炸药:外枯内焦黄 炼油 :看油烟、 看油花、 看滴水成珠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明如镜、 黑如漆 * * 黑 膏 药 白 膏 药 战国秦汉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现代运用 黑膏药历史发展 便于携带 药物含量高 药吸缓慢 作用持续 毒副作用小 黑膏药 黑膏药的传统作用 外治:消肿提毒、生肌止痛、收敛疮口 内治:祛风散毒、通经止痛、和气和血 防病治病 阳气旺盛 腠理开泄 药物渗入 穴位经络 “滴水成珠”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向同一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老嫩适中。 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其色不泽;温度高,大火易燃。 丹量小则膏嫩,丹量大 则膏老。 膏药: 黑之功在于熬, 亮之功在于搅。 “老嫩”判断 滴入水中,手搓成团,不粘手,不拉丝 “老嫩”成因   嫩:油用量偏大,未“滴水成珠”,丹不纯。   老:丹的用量偏大,加热时油温过高,时间 过长,油的泡沫太多。 用冷水喷于膏药锅内,有黑烟冒出,膏药成小坨,放于冷水3到10日,每日换水1到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