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指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上一二单元复习1(备考公开课)20133.ppt

(2010年茂名)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的部落做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 A.世袭制 B. 禅让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某校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朝国君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升获励 C.丙同学扮演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丁同学扮演私有土地得到承认的新兴地主阶级 谢谢! 同学们再见!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法家的改革主张。 第四步:指导理解重难点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大变革:①经济上大变革——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力提高;②政治上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 (2012茂名)白某是一名士兵,他立下了战功,被授予爵位,并奖励了一座大宅子和几百亩良田。另一位贵族的后代王某,却因为没有军功而被废除了特权。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商朝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 D、三国鼎立时期 B 中考真题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要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织布。 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 C、努力开垦荒地。 D、经商发财。 B 牛刀小试 C 商鞅变法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措施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A 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奖励耕战”是一项重要措施C、改革措施体现了儒家思想。D、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B 双选题 解题方法:做双项选择题时,必须慎重确定答案,不要轻易选择不充分确定的答案,避免盲目猜题失分。 做错选择题的十大原因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3、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思考不到位。 4、对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 5、对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 *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复习指导 历史中考总复习的思路 理清历史线索,搭建知识架构; 明确中考考点,快速识记重点; 突破中考考点,注重理解难点; 链接中考真题,训练提高能力。 复习步骤 第一步:理清历史线索。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前2070年) 北京人→半坡原始居民 →炎帝、黄帝→尧→舜→禹 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 夏(形成)→商(发展) →西周(兴盛)→春秋(瓦解) 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开始形成) 一 第二步:搭建知识架构。 课前自主复习探究:参考《复习提纲》和《中考复习指导》,梳理第一、二单元的知识脉络,搭建知识架构。 第三步:明确中考考点,快速识记重点。 1、课前自主复习: (1)做好《复习提纲》,识记具体的基础知识。 (2)自主复习探究:参考《提纲答案》,评改自做的《提纲》答案,识记和理解第1—7课的基础知识。 2、尽量熟悉中考考点。 考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北京人 2、半坡原始居民(半坡氏族)(2013年新增) 3、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夏朝的建立 5、夏、商、西周的更替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7、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例子:商鞅变法)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5课 司母戊鼎 第8课 汉字的演变 第9课 孔子、百家争鸣 3、速读速记第1-3课的基础知识。【方法技巧】 河姆渡,种水稻,干栏房屋已建造; 半坡人,种植粟,半地穴式造彩陶。 【记忆口诀】 部落首领尧舜禹,禅让制度联盟举。 生活提高私财多,生产发展有进步。 禹建夏朝数第一,原始社会就结束。 4、检查自主复习的效果,探讨解题方法。 (2007茂名)以下对北京人的描述有一项是不正确的,请找出来: A、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B、手脚分工明显 C、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 D 中考真题 解题方法:正误类的选择题 特征:题干中有“是”、“不是”、“正确”、“不正确”等字词。此类题一般是基础知识测试题。解题时要注意对四个选项都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熟悉的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主要运用排除法、直选法。 排除法:将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逐一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直选法:在全面理解题干的基础上,直接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以下不属于半坡原始居民日常生活的是: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