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当代建筑抗震的设计若干问题
浅谈当代建筑抗震的设计若干问题
摘要: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现代的抗震从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施工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结构设计的发展,当前的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加快发展抗震设计方法,更经济安全地保持地震后的建筑功能。为了抗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
关键词:抗震研究;抗震分析;抗震设计
Abstract: our country history is a earthquake country. The modern seismic building structure from the trend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velopment ahead of the often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structure seismic research important goal i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design method, the more economic safely keep building func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order to resist the and mitigate earthquake disaster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tructure seismic analysis and seismic design.
Keywords: seismic research; Seismic analysis;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三个阶段抗震理论发展
我国抗震设计理论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力特性理解的不断加深,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从最初的静力阶段和反应谱阶段,发展到动力阶段及目前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阶段:一是静力理论阶段。20世纪10~40年代属于静力理论阶段。静力理论是指估计地震力时,不考虑地震的动力特性和结构的动力性质,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其大小相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二是反应谱理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属于反应谱理论阶段。反应谱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性质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三是动力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属于动力理论阶段。随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这促进了结构抗震动力理论的形成。
2.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1选择有利的抗震场地
2.1.2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除震动直接引起的结构破坏之外,场地条件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滑坡,粉、砂土液化等,因而会出现“重灾区中有轻灾,轻灾区中有重灾”的现象。
2.1.2抗震设防区的建筑工程场地的选择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如开阔平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的中硬场地土等段。②应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软弱场地土、易液化土、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陡坡、采空区、河岸和边坡边缘,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场地土(如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滨沟谷及半填半挖的地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③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危险地段一般是指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的地段和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建筑场地为[Ⅰ]类时,甲、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1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震害调查表明,土质越软、覆盖层越厚,建筑物震害越严重,反之则越轻。
2.2地基测算和基础设计
2.2.1基本测算:等效剪切波速。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按公式计算;。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o―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与20m二者中的较小值(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DK-金检机说明书(20110823HJ)-2.doc VIP
- SHT 3178-2015-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ppt VIP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行星滚柱丝杠——高精技术集成之作,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 -2024-.pdf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x VIP
- 科普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