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主题二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史料一 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史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②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史料解读 ①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②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 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提示 2.社会运动的推动 史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史料解读 史料中划线句子分别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 提示 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提示 史论总结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深化提升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 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 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 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 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 1 2 3 4 √ 答案 解析 5 6 解析 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一选择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七线段关系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三作图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二填空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九最值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五圆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八角关系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十一函数图象与性质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六存在性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十三函数与参量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十一圣雄甘地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十二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提升训练卷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提升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提升学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