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8.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解析】图中4处湿地虽在长江两侧分布,但并非濒临长江,因此长江洪水泛滥并不能导致4处湿地积水。 D 9.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解析】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筑梯田、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 A 二、综合题 10.读下图,并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第一大湖泊。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游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云集的游览胜地。 材料二 观测显示,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以这样的速度,青海湖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 材料三 为了保护青海湖,青海省于2008年5月26日宣布,正式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近16亿元,在10年内最大程度恢复青海湖原生态。这是青海省继“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后的第二个大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1)图中,甲城是 铁路的起点,决定该铁路走向的自然区位是 。 (2)图中①河河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湖近些年来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青藏 地形条件 地势低平,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气候变暖,湖区水分蒸发加强。 *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11全国新课标)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9.30 19 230 1 973 2005 19.17 39 639 3 721 1986 42.99 88 893 2 251 1976 湿地比率(%)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斑块数目(块) 年份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目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总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目和总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解析】对表中不同年份的数据的变化,可知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目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总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目和总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知湿地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考点1 湿地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上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河流的截流改向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大量引水灌溉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 环境污染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围湖(海)造陆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 土壤侵蚀 导致的结果 影响 人为因素类型 例1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据此回答(1)~(2)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A (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C 2.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见的恒大地产津冀区域质量通病分析.ppt
- 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心电图.ppt
- 常见的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处理预案.ppt
- 常见的慢性心力衰竭.ppt
- 常见的急救培训(简易呼吸气囊、心电监护仪、洗胃、除颤).ppt
- 常见的慢性心功能不全.ppt
- 常见的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ppt
- 常见的情绪管理指南心理培训PPT作品.ppt
- 常见的感恩的心.ppt.ppt
- 常见的慢性心衰的护理.ppt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