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保育与利用之内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保育与利用之内涵

台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2,510公厘,但因時空之分布不均,造成地區性乾旱缺水之情形,為維持經濟成長與人民生活品質,水資源的開發實為必要之趨勢。另一方面,保護可貴的水土資源,與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又是我們這一代無可避免的責任,如何取捨為一值得探討之問題。本課程從台灣本土水資源特性談起,復依經濟與環境不同角度,分別從水太少、水太多、及水太髒等問題,引導學生認識水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內涵。 課程簡介 台灣地區水資源特性與問題 台灣位於東南亞季風區中央,冬季受東北季風,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雨量豐沛。 台灣地形狹長,中央山脈縱貫南北,全島大小河川151條,均發源於中央山脈,故多為東西走向,流短坡陡,落差大,洪枯流量懸殊,一般而言,豐水期在每年5~10月,枯水期在1~4月及11~12月。 颱風時期暴雨急促而量大,增加河川治理與水資源開發利用之困難。平時及乾季河川流量小,可利用流量有限。 綜合而言,台灣地區遭遇之水資源問題如下: 水資源涵養功能趨劣 土壤沖蝕崩塌:濫墾濫伐,土壤沖蝕崩塌。 水土流失:民眾活動,坡地超限利用,開發不當。 水庫淤積:每年減少70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 水資源污染嚴重 工商發達,大量污染排入河川、水庫、及地下水,污染水源,破壞生態環境。 水庫、湖泊優養,影響飲水安全,全台灣十六座重要水庫有十三座優氧化。 地下水超抽,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質鹽化。 河川污染:依統計,台灣主、次要河川未污染61.6﹪,輕度污染14.5﹪,中度污染11.5﹪,嚴重污染12.4﹪。 用水需求快速成長 早期以農業用水為主,60年後逐漸下降。 生活與工業用水近二十年成長一倍,達45億立方公尺,預計110年再增加65﹪,達75億立方公尺。 水資源開發不易 民眾抗爭。 新壩址難求。 集水區生態環境遭嚴重破壞。 建水庫成本高:台灣目前有水庫37座,總有效容量約21億立方公尺,年運用量約30~50億立方公尺,較大之水庫及容量。 水庫之開發成本 水資源涵養功能趨劣: 土壤沖蝕崩塌 水土流失 水庫淤積 水源污染嚴重: 土壤沖蝕崩塌 工商發達,大量污染排入河川 水庫、湖泊優養 地下水超抽,地層下陷 河川污染 用水需求快速成長: 早期以農業用水為主 生活與工業用水近二十年成長一倍 水資源開發不易 台灣地區洪水災害問題 台灣地區暴雨集中特性 山坡地水土保持不良所引起洪水之問題 洪患防治之策 (一)興利 節約用水:欲達到節約用水目標,需要合理水價。目前開發水源成本,台北市一度7.7元,台灣省一度15元,運水到媽祖一度350元,水價不足以反映成本。另外老舊管線更換亦為節約用水方案之一。 開發新水源:新的工業區,科學園區的開發都需要充足水源,最近開發鯉魚潭水庫、集集攔沙堰、高屏溪攔沙堰,但目前新壩址難求,南部美濃水庫推動困難,新水源取得日益艱辛。 水資源合理分配:目前農業用水為用水最大宗,佔74﹪,民生用水佔16﹪,工業用水佔10﹪,比例懸殊,農業用水為其他用水總和之三倍,而產值卻不及工業,可能轉移部分農業用水,做更有價值之利用。 水資源科技研發:研究用省水之灌溉方法,省水馬桶,工業用水回收系統、、、等,從技術上減少用水量。 (二)除害 水利設施維護:許多工程花費數億興建,卻連數百萬之維護費都不足,造成有工程無作用,例如在颱風時因下水道堵塞而淹水。 水質保育: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台灣地區主要及次要河川嚴重或中度污染者佔38.4﹪,水庫優養者佔81﹪。 集水區治理保育:集水區若任意開發則易形成水土保持問題,水庫淤積滿庫後則不能使用,故需要水庫疏浚保育。 規劃溝通減少阻力:美濃水庫因民眾抗爭而進度停頓,許多水資源工程的進展因缺乏適當溝通而難以推動。 (三)管理 地下水管理:地下水須合理抽用才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問題。 強化水資源行政機構功能:目前與水資源有關之部會甚多,事權未統一,組織亦有所重疊,在經濟部有水資源局,台灣省有水利處,農委會有水土保持科、、、等,聯繫協調花費許多時間。 培育人才:水利工程設施與行政需要優良人才始得有效運作,政府亦有水利行政人員研習班,蓄水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等培育設施。 水資源教育:使全民對水資源有所了解,一起保護水資源是最理想境界,可以透過學校教育、媒體傳播多管齊下,從國民小學就開始教育。 (一) 河川流域未能整體規劃,治理與管理之範圍與權責未明確劃分,且河川流域管理法規為配合研訂,以致規劃治理之執行標準不一、河川土地管理不彰、河道景觀人工化而至親水性不足。 (二) 現況水權之管理核發,未能確依事業所必須為原則,致使水資源無法有效管理調配,且難以因應產業結構之轉變與重視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之國際趨勢。 (三) 節約用水措施缺乏強制執行之法令基礎、水價偏低無法反應水資源開發成本及環境生態成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