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
PAGE
PAGE 1
第4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中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晚清时期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对中国社会造成深刻影响,这首词中的现象正是对这一影响的反映。
2.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A选项,形容清末可以,民初不太适合,故排除A;B项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选项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革提供了契机和内因。D选项与题干关联不大。
3.(2016·淮安高一期末)如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B.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C.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答案 D
解析 材料“时兴起戴帽子”的主要原因是失去辫子一时不适应,与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无关,故A项错误;这种现象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故B项错误;“失去辫子”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洋务运动在辛亥革命之前,故C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民众被剪辫,一时不适应而选择戴帽,故D项正确。
4.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
类别
人数
其中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已婚者
395
21
5%
已订未婚者
130
20
15%
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可看出自主订婚的人数逐步增加,结合时间“1922~1923年”,可知B项正确。选项A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表述错误,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时间是“1924~1927年”,排除C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排除D项。
5.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答案 A
解析 题目反复强调女子参加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年”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的地位得到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势。故选A项。
6.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答案 A
解析 由表格可知,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他运输方法的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大因素,A项正确;B项易错选,因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而表面理解,注意表名: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项的依据。
7.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答案 C
解析 注意时间1876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排除A项;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B项表述错误;当时国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绝大部分对火车等西方先进事物持抵制态度,只有少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先进事物,故D项表述错误,C项正确。
8.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 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②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一选择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七线段关系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三作图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二填空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九最值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五圆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八角关系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十一函数图象与性质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六存在性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十三函数与参量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总结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北师大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学案北师大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发展学案北师大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