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水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对策.docVIP

浅谈白水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白水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白水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 要:文章对白水县水土流失现状提出遵循自然规律,实施分区治理战略,荒山丘陵沟壑区坚持以缓坡耕修梯田,陡坡荒地造林种草,沟坡采取鱼鳞坑整地造林,沟底营造乔木林发展小片水地。U形沟道修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同时结合退耕还林等生物措施,最终达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1 基本情况   白水县位于东经109°16′~109°45′,北纬35°4′~35°27′,地处陕西关中东北部,北以黄龙山、雁门为界与黄龙、洛川、宜君三县相邻,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西、南分别与铜川、蒲城相接,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总面积986km2,水土流失面积843km2,占总面积的85.5%。境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共有大小支毛沟1178条,沟壑密度1.48km/km2。直接汇入洛河的有19条,其中有常流水的有9条。   1.1 自然社经概况   全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黄龙山、雁门山位于西北、东北两角,五龙山独居东南,洛河横贯中部,主要支流白水河、孔走河在东、南两面沿界通过,西北高而东南低,由大杨、史官、尧禾、北井头、雷村等5个大小不规则的原区组成,沟壑遍布,沟多、山少,交通不便。辖区辖10镇194个村委会,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全县总土地面积92000公顷,人均耕地2.5亩,人均基本农田1.38亩。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45.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亿元粮食总产11.11万吨,苹果总产5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1.2 地质地貌   全县地貌类型有中低山、黄土梁原、黄土台原、黄土沟谷等4类。地质构造为一向西北倾斜的大单斜,褶皴不甚发育,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出露奥陶系下、中统灰岩和上石统一、三叠系的砂泥岩层。由于流域土层质地疏松,抗蚀性差,易于冲刷侵蚀,经长期水力侵蚀及其它外力的剥蚀作用,形成了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谷深切、基岩裸露的地貌特征。   我县自然植被稀少,仅为部分天然林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人工种植的植被有用材林、季节性的农作物和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林草覆盖率仅为18.8%,汛期林草农作物总覆盖度为28.96%。   1.3 水文、气候概况   白水县位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4℃,年均降水量577.8mm,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57%集中在7-9月份,且多暴雨,破坏性大。光照充足,热量富余,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3.5时/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97.3小时,无霜期207天,年均蒸发量为534.2mm。以干旱、洪水、冰雹、风沙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   水资源缺乏,利用困难。白水县水资源总量4956.82万m3,可利用水量仅2676.9万m3,占41.9%。全县有大小河流49条,均属洛河水系。在县境内洛河一级支流有白水河、铁牛河、孔走河等十一条;二级支流有白石河、林皋河等五条。其中洛河在我县王莽寨处的年平均径流总量为7.29亿m3,年平均输沙量9213.5万吨,含沙量高达126.3kg/m3。   2 水土流失现状   2.1 水土流失现状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43km2,按地形及侵蚀程度分为两个不同区:一是西北浅山梁峁次强度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363km2,占总流失面积的43%,侵蚀模数为3829吨/km2?年;二是东南台原沟壑中度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80km2,占总流失面积的57%,侵蚀模数为2825t/km2?a。按侵蚀强度分:轻度226.42km2,占流失面积的26.8%,中度471.77km2,占55.96%,强度112.1km2,占13.3%,极强度32.69km2,占3.88%。全县平均侵蚀模数3272t/km2?a,全县年流失总量为318.4万吨。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滑坡、泄溜及人们的生产建设活动。   2.2 水土流失特点   全县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水力侵蚀以溅蚀、面蚀和沟蚀为主;重力侵蚀以崩塌、滑坡和泄溜为主;风力侵蚀伴随着冬春的短期季风出现。另外,人为滥伐、滥牧、陡坡开垦、开矿、取石等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2.3 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成因   大量的水土流失,对全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一是造成耕地减少,土地肥力降低。据测算,白水县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氮素1360t,磷肥4856t。二是造成库坝淤积,降低水利水保工程运用效益。如林皋镇武子村水库,建成短短十几年,即已淤满,失去水库功能。还有白水唯一的中型水库-林皋水库,设计年限为50年,仅用12年,300万m3的死库容已全部淤满;三是毁坏农田房屋,造成人畜伤亡,中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