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中古史》(中世纪盛期欧洲政治和经济)
第四节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定义 一、封建制度的起源 首先,是罗马帝国的保护关系和田庄制度。 其次,封建主义是中世纪早期封地制度发展的结果 二、 封建政治制度:封君和封臣 1. 政治权力属个人所有 2. 国家建立在契约基础上 3. 国王权力有限 马上比武 最底层是农民 上面是旅客、 工匠和商人 再上面是主教、红衣主教、诸侯、贵族; 教皇、皇帝、和国王位于顶部 最上面是两个农民,提醒人们是农民养活所有人。 第七编 欧洲中世纪盛期:生机与更新(1050-1300) 第一章 欧洲的复兴(1000-1350) 第一节 农业革命 一、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 耕种区域的转移(中世纪农业的新边疆) 2. 气候的改善 3. 技术与有利条件的结合 重犁、三圃轮作制、磨房、加垫马轭 二、农业革命的影响: 农业经营多样化和专业化(棉花、葡萄); 促进城市的增长(原料、人口); 贵族生活精致; 第二节 中世纪商业革命与城市的复兴 一、贸易复兴 1. 贸易复兴:本地贸易和远程贸易;货币经济 2. 中世纪对商人的态度:从抨击到默认 3. 行会:“贵族工会”、经济、社会、宗教、福利及政治功能 中世纪法国城市 中世纪法国城市 14世纪意大利小城——卢卡(Lucca)(出自Lopez, Birth of Europe) 1157,Orvieto的人民宫(Palazzo del popolo)图片出自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Middle Ages: 1250-1520, Cambridge,1997. Siena城鸟瞰(Birdview of Siena) Siena的市政厅广场 第三节 宗教虔诚的时代 一、克吕尼修道院改革与世俗教士改革: 克吕尼复兴;卡尔多西修会和西多修会;托钵僧修道团(圣方济会和多明我会) 二、教皇权威的成长与政教斗争 a. 教皇格雷高利七世的改革 “授职权之争” b. 英诺森三世的政治策略:教皇权力的顶峰 三、中世纪教会的异端(Heresy)和改革者 * * 三、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 农业制度;庄园农民的地位和生活状况 领主或地主(landlord) 农奴(serf,不自由的农民) 庄园制度下的社会情况和生活质量 农奴经济处境的改善及农奴的生活条件 四、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和贵族的社会生活 封建贵族的生活; 贵族的文雅化:骑士制度的发展; 按照社会地位和出身确立整体:贵族、教士、农民 向领主效忠的骑士 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 一、城市兴起的原因 1. 城市发展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粮食供应的增加。农业产品出现剩余,就意味着农村可以供养城市的工匠和各类专业人员。 2. 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二、城市与封建领主的斗争 北欧模式(德国,低地国家地区) 南欧模式 (意大利) 三、城市内的社会生活和人员构成(城市内部的居民状况) 四、城市复兴的历史意义 1.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前身——早期商业社会,推动欧洲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变。 2. 城市的兴起蕴育了新的政府管理形式 3. 城市的兴起促使西欧文化生活的发展,也使欧洲文化的中心了革命性的转变;从现存世界转向了城市中的大学。 “在希腊,中国或拜占庭,城市本身不是一种组织机构,而只是更广阔意义上的城乡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中世纪的欧洲却相反,城市变成了一种特殊实体的代表。中世纪城市不是一个更大体系中的一个器官,它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他傲然自立,明显地和周围的乡村隔离。城市在感性一种是以其高墙深壕,众多城门与乡野分开,它在政法意义上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当人们穿越城门进入城市之后,他便归属于不同的法律统治,就像我们越过国界进入另一个国家那样。文化的对比一如经济那样强烈。生活于城市的商人,专业人员和工艺师傅并不承认农村搞的那一套,也不接受它的文化价值观念。 “资产阶级(市民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建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的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共产党宣言》 欧洲城市在11和13世纪的兴起并非某种地区沿革的副产品,它其实是一场以城市为基础的文化和社会革命。城市从根本上是一种新的发展症候: 以它为核心的一个新社会得以壮大其社会结构,重振国家机制,发展新文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