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教育与学术的繁荣中国.PPT

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教育与学术的繁荣中国.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与传统概论课讲稿教育与学术的繁荣中国

第十七则 肃宗学佛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尊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慧忠:“我如何才能得到佛法而成佛呢?” 慧忠问:“陛下为什么要成佛?”肃宗答:“我希望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慧忠道:“陛下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欲望如此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启示: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 第十八则 大耳觅心 印度僧人大耳号称有“他心通”,能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唐肃宗于是让国师慧忠去试试真假。慧忠闭上眼,面带微笑:“你看老僧我心在何处?”“国师童心重,西川看龙舟。”慧忠心念一转:“现在呢?”“溪边山林下,国师戏群猴。”慧忠于是将心念全部收起,进入心无外物的禅定境界。大耳遍寻天上地下都不见,满头大汗,不知所措。慧忠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你到哪里去找呢?” 启示: 心定无迹,心动有踪;只要心中有杂念,别人就能发现。 第十九则 身居险地 唐代道林禅师在杭州秦望山的大松树上搭窝棚居住,人称“鸟窠和尚”。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上山拜访,说:“禅师住这么高,摇摇晃晃,危险啊。”禅师答:“我看大人您比我更危险。”白居易不解:“我身为地方大员,镇守一方,有什么危险?”禅师开示道:“身陷尘事纷争,耗费心力而无法停息,如同每天在薪火上烧烤,怎会不危险呢?” 启示: 身居险境而思安慎行,危而不危也;心耽安乐而不知其危,安而不安矣。 中国哲学之禅宗 马知遥 201808 一、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提到禅宗,人们自然想到“不立文字”、“直指心性”、“以心传心”、“教外别传”。 “禅”是梵文Dhyāna音译“禅那”的简称,也可意译为“静虚”或“思维修”。印度只有禅而无禅宗,所以我们可以说,禅宗是纯粹中国佛教的产物。 禅宗的产生时间大约是在南北朝时期,禅宗的形成是以六祖慧能的成名为分界点的。慧能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门徒所编的《六祖禅经》之中。 再往前追溯禅宗的历史,人们通常以“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作为禅宗之始。 《五灯会元》卷一有这样记录: “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从“灵山一会”开始,禅宗就产生了,而后以摩诃迦叶为西方禅宗初祖又详列了一个清清楚楚的谱系,一直传到28祖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佛教东传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可以说是禅宗在中土的真正开启者。菩提达摩到达中土后,于中岳嵩山面壁九年,确是禅宗的开源。 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六祖慧能。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弘忍非常欣赏慧能的偈语,“夜至三更”,说《金刚经》的妙旨给慧能听,并当即宣布把衣钵传给他,让他远走,躲过神秀一派的迫害。 由此形成佛教发展史上的“南顿北渐”、“南能北秀”。 慧能创立的禅宗,不仅与印度佛教以及中国其他佛教宗派不同,而且与旧有的各派禅学不同,它是佛教内部的一次革新。禅宗的根本特点是强调精神的领悟,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它自称是“教外别传”。 其经典便是《坛经》。 意思是说众生自己本来具有的心性就是佛,要想成佛,不需向身外求,只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一切修行的目的与路途只是认识本心,认识自性。 慧能宣称: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二、禅宗的基本宗旨 这种识见本心即可成佛的理论,把成佛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既客观上向人们说明人人皆可成佛,又主观上为人们提供了成佛之道,把佛从遥远的彼岸世界拉到了众生的心里。转瞬之间,一念之变,即可以入佛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顿悟成佛”——顿悟 佛家一般都把坐禅看作是重要的修行方法,禅宗的慧能则认为,不管行、住、坐卧,只要心不散乱,就算“坐禅”。禅宗把人心佛性化,认为一切的修行不过是明自性,也即认识本心。“顿悟成佛” 顿渐之争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禅与以神秀为代表的北禅之间的矛盾。 (3)“无念为宗”——无念 无念并不是什么念都没有,而是无妄念。 至于正念还是要有的。这正念就是般若(大智慧),只要按般若去想问题,看人生,就能见性成佛。 无念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它是明白心性和顿悟的延伸。 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也就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着,不尘不染,心念不起。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顿渐第八》) 电视剧《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来到一座大山前,唐僧说:此山恐怕又有许多妖怪,一者遇到妖怪又要徒儿们费一番打斗,一者耽搁了咱们去灵山的路程。孙悟空说:只要心诚,灵山便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