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规律及成因分析.docVIP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规律及成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规律及成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现象的 状况、特点、规律及成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各个时期我国的犯罪情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这跟社会历史现实以及国家的刑事政策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一)状况 这个时期我国的犯罪情况总的来说,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 1952年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比1950年下降很多。195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51万起,当时人口总数是5.5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九点三,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治安状况,在建国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等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并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证券的革命政权,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仅仅三年时间,到了1952年,我国刑事犯罪同1950年比较,下降了50%以上。1952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24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5.7亿,按当时的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四点二。全国基本上扭转了社会治安的混乱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1955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23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6.3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四点三;1956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18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6.4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二点八。 (二)特点 1、反革命破坏颠覆活动猖獗。建国初期,我国发生这么多刑事案件,同我们所接收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大有关系。国民党反动政府留在大陆上的政治土匪有200万,反动党团骨干分子60万,各种特务分子60万,还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众多地主、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以及地痞流氓、惯盗、惯窃分子。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进行垂死的挣扎,猖狂地进行各种犯罪活动。 2、犯罪主体基本上是以旧社会遗留来的反动势力、社会渣滓为主。新生的刑事犯罪分子极少,青少年犯罪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0%——25%。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主要是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人员以及反动党团骨干、土匪恶霸、流氓、赌徒赌棍。 3、经济领域的犯罪相对突出。一些反动分子和不法资本家采取各种手段,扰乱经济市场和金融管理,有的是相互勾结进行投机倒把;有的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破坏统购统销政策;有的是伪造货币、制造伪劣商品,走私金银,贩运毒品,妄图从经济上搞垮人民政权。 4、危险的爆炸性、投毒性的暴力犯罪猖獗。有的是策划武装暴乱;有的是绑架杀害党政干部和进步群众;有的是破坏交通及通讯设施;有的是破坏建设工程项目;有的是在群众中散布反动思想和政治谣言,蛊惑人心,制造恐怖气氛。 (三)规律 1、犯罪与阶级斗争紧密相连。这个时期我国政权刚刚建立,各种敌对势力仍为彻底消灭,在大陆还有大量残留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破坏活动,所以社会上的大量犯罪都是阶级敌人进行破坏的手段,犯罪与阶级斗争的相关性极高。 2、国家暴力机器严厉打击,惩罚与控制犯罪的严厉程度和犯罪率成反比。客观上来讲,这个时期的犯罪率并没有改革开放以后的犯罪率高,但是从犯罪的性质上来说,破坏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犯罪很多,所以危害性比一般的刑事犯罪更严重,刑罚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自然应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政权。 (四)成因 这个阶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犯罪状况可以总结出两个原因:一是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反抗异常顽强,导致社会治安混乱,并且新中国刚刚建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极其匮乏,所以很多人进行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犯罪;还有些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向往也导致了一些贪污腐败犯罪。二是,新生政权面对混乱的社会局面并没有手软,实行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给不法地主、反革命分子以及其他破坏分子摧毁性打击之后,同时在全国又采取了“五项提高”措施,巩固了土改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成果。五项提高措施是: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教事业发展,人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秩序发展,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政权发展,与犯罪作斗争水平提高;群众组织发展,社会防范监督能力提高,这样就达到了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年) (一)状况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犯罪,总的来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例如,1959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0.05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6.72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2.98 。196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0.9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6.62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3.2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