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课件-精选(公开课件).ppt

关于鲁迅的课件-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半个世纪以前,发出了来自铁屋的呐喊,开辟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新时代。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鲁迅及其创作系统 2.掌握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3.掌握对《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评价。 第一节 鲁迅的精神历程 一、鲁迅的生平(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一)早期(1881——1917) 鲁迅生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881——1898年是第一阶段,为成长时期。 (1)家庭变故 家庭的败落,世态的炎凉,给涉世未深的鲁迅心灵以重创,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即社会的冷酷、世人的虚伪。 (2)与农民子女的接触 发现了农民的不幸,也拓展了他的经验,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2、1898——1917年是第二阶段。 鲁迅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广泛接触了西方各种新思想,对进化论产生浓厚的兴趣。 鲁迅的心路历程 绍兴 为父病 看透世态 想投异路 四处忙 南京 求新知 抉择学医 报效祖国 开眼界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欲救民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唤民众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泻忧闷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挥战笔 (二)中期(1918——1927) 鲁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以小说《呐喊》来表明自己的战斗精神。 在反封建的文化斗争中,他仍然是以人的个性解放和立人作为变革社会的主要途径。 (三)后期(1927——1936) 1、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动。 2、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二、鲁迅的思想 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造思考的切入点。 (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3、虚无、绝望的生命意识 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源于两个方面: 黑暗现实的压迫和个人境遇的坎坷 独特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悟”。 4、 “中间物”意识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即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人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 关于历史,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被吃、吃别人,人自食。 第二节《狂人日记》、《阿Q正传》 一、《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 文言文的题叙,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 《狂人日记》运用了两套文本 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 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 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 吃人的网络结构 :赵贵翁——古久先生——狼子村······ 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 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 (三)狂人的形象 1、战士说 2、狂人说 3、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四)“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 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识流向 更有真实感 “迫害狂”作为叙述主体 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构成小说的骨架、血肉 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构成小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二、说不尽的阿Q 1、阿Q形象的特征及其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