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表达技巧手法自制13310-精选(公开课件).ppt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手法自制13310-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认知与练习 高二语文组 教学任务 一、表达方式分类认知(一) 第一课时 知识点解说(一)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得得转换; 描写 ,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诗人的情感; 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 诗句判断(1) 一、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一、表达方式分类认知(二) 诗句判断(2) 点题引路1. 点题引路2. 小结提问方式及答题步骤(表达方式)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 练习巩固1.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汾上惊秋 苏 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练习巩固2. 练习巩固3.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修辞手法手法分类认知 第二课时 知识点解说(二)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互文、反问等。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Company LOGO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 制作于2013.1.22 表达技巧分类认知 1 诗句判断 2 诗词语句分析练习 3 诗词分析练习 4 记叙: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作用等论述说理、表达见解、陈述意见。 1.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诗句解析:该诗句用记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诗句解析:这两句诗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侧面描写: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被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 诗句解析:诗歌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紧张状态突现出来。明与暗 、动与静的和谐相处构成空明洁净、清冷幽静的至妙之境 。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某种情感。 4.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诗句解析: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象着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句解析:夜深人静,春山空寂却有桂花悄然落地,这是静中有动;惊鸟时鸣,时传深涧,更显山居之静,这是动中见静。 色彩渲染:描写景物时,突出其色彩,并以此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情感。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诗句解析:作者描绘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传达出诗人愉快的情感。 角度变化:描写往往要有层次性——由远及近或由下而上等。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似二月花。(杜牧《山行》) 诗句解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以小见大:“小”指细小具体的事件、景物、形象、动作等;“大”指事件的背景、事物所显示的境界阔达,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重大。 8.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诗句解析:诗中选取了“送荔枝”这一件小事,描写了送荔枝、吃荔枝两个场面,鞭挞了玄宗与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以小见大”。 注:诗歌中的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侧面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