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一. 糖尿病性心脏病 指糖尿病病人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包括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显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4倍左右,死亡率增高5-6倍。 糖尿病性心脏病 发生的原因: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内部的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儿茶酚胺、高血糖素等协调性失衡,过高的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二.糖尿病脑病 指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 高血糖可加速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痴呆的危险性比正常对照组增加2倍, 其中2 型糖尿病与老年性痴呆关系更为密切。 三.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临床特征:持续的蛋白尿或白蛋白尿 高血压、水肿 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晚期出现严 重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 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出现如下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 (1)蛋白尿: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糖尿病肾病 (2)浮肿:早期一般没有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四.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 还可表现为近视、眼睑下垂、白内障等。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损坏眼后微小的血管,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以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 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约为糖尿病患者的21~36%,对视力影响最大。 六.糖尿病皮肤病 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中间代谢产物而引起的皮肤病,约30%~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 (1)皮肤感染:糖尿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如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 糖尿病皮肤病 (2)皮肤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瘙痒症状非常多见。 (3)糖尿病性大疱病:发生于手脚处的皮肤,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周没有红晕。      糖尿病皮肤病 (4)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 “结节”)。 (5)糖尿病性皮疹:常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 第三节 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的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者。 副作用 ?主要有嗜睡、水肿、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 ? 肝酶升高(曲格列酮已禁用),需每月测 ALT/AST。 去极化 Ca++ K + K + 关闭 ATP ADP 瑞格列奈结合位点 Ca++ 磺脲类降糖药物结合位点 瑞格列奈的结合位点 磺脲类降糖药物 三.双胍类 苯乙双胍 (phenformin 苯乙福明,降糖灵) 二甲双胍 (metformin 甲福明,降糖片) 药理作用 1. 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 2. 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