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018年北京四中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与答案.pdf

2017年-2018年北京四中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与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2018年北京四中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与答案.pdf

北京四中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共14 页 语 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 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一年365天,我们为什么要把归乡的日子选择在春节?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时间的秘密。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中节日的排列。最后我发现了中国古代人时间生活的 秘密:一年之中,前半年为重;半年之中,前三个月为重;12个月当中,奇数月份为重;一月之中, 前半月为重。这个排列有两个变例:一是八月份,宋代开始,中秋节成长为大节;另一个变例就是 十二月,十二月是偶数月,但节日分量很重,并且集中在后半月,这和来年一月份的前半月结合在 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时间生活最大的一个节期。 中国古人依照 的原则,给自己的时间生活划分出了鲜明的节奏。当这一原则具体展开于 一年的农业生活中时,我们会看到,中国古代节日具有怎样鲜明的内在节奏!一月之中,当人们为 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当后半月的生活显得过于平静,下一个 月新的节日期已经来临。当一个节日较多的月份结束后,到来的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少的月份。然后 到来的又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多的月份。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年之中,当万物萌生的春季这样一个节 日繁多的季节结束后,是稳定的成长,是夏季这样一个节日相对减少的季节。而当收获的金秋来临, 同时到来的是又一个节日的盛季。而那之后是冬季,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节日排列由相对减少 到伴随着新年即将来临而转入迎新的准备期。一年中节日的最高潮将在这之后如期到来。这一切构 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节日生活的内在节奏。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这一内在节奏,与大自然 的四季变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日传说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先民的时间轨迹 雕上了美丽的刻度。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有如一曲美丽的乐曲。八 .. 月中秋是中间华美的变奏,而十二月后半的节日集中期与来年正月前半月合而为一,构成一年中澎 . 湃激扬的节日高潮。 ... 这就是中国时间的乐章。而“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 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早在殷商代, 已经有了近似于 “年”的观念。人们在年终会开展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 .. 周代,尽管 “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产 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年虽说已不像从前那样隆重,但是从那个时代起,年已经是一家人、一族人欢 1 北京四中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共14 页 聚一起共度良辰的日子。 .... 两千年多少朝代兴替,两千年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留下来,并且不断生长,成为民族的 传统被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节日传统。它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文化的 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 (取材于刘晓峰 《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 1.下列最适合填在第三段划线位置的一项是 (2分) A.轻重相宜 B.阴阳交替 C.动静交替 D.四季更迭 2.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时间乐章特点的一项是 (2分) ... A.它逐月恒定更替,乐调平稳流畅。 B.它演进有序又不缺乏变奏。 C.它与大自然四季的变迁息息相关。 D.它合乎先民时间生活的内在旋律。 3.下列不属于把归乡的日子选在春节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