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州区油茶丰产技术的探讨
袁州区油茶丰产技术的探讨
摘#8195;要 笔者深入袁州区有关乡镇,对现有油茶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袁州区油茶的适宜生产力,并从新造和低产林改造提出具体的栽培技术,从而为袁州区山地林业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袁州区;油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1-0099-01
1 袁州区油茶生长和分布状况
袁州区林地总面积190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70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农村人均拥有1亩。全区20个乡镇均有油茶分布,其中: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有西村、新田、天台、金瑞、慈化、洪塘6个乡镇;3万亩以上的有竹亭、辽市、飞剑潭、寨下、湖田5个乡镇;
2万亩以上的有芦村、柏木、水江、三阳、彬江5个乡镇;1万亩以上的有南庙、渥江、楠木3个乡镇。全区年均产茶油2#8198;000吨~4#8198;000吨,产值6#8198;000~8#8198;000万元,加上油茶综合利用工业产值约5#8198;000万元,油茶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7%左右。
2 袁州区油茶适生性分析
2.1 适生气候环境条件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各省,在国外分布或引种的极少,仅在日本、印度、东南亚等有少量分布。主要产区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安徽等15省市。垂直分布一般多在海拔500 m~8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但在云南滇中高原海拔1#8198;700 m~2#8198;000 m之间也能正常开花结果。袁州区自然状态下,历史上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油茶,在1950~1960年之间,各地也有人工种植油茶,目前还保留有较大面积的油茶残次林分。从气候环境条件来看,袁州区是油茶分布和生长的适
宜区。
2.2 袁州区油茶生长潜力分析
针对袁州区油茶经营现状,若对油茶林采取集约经营的措施,从引进高优品种入手,进行油茶丰产林营建,并对具有改造价值的现有油茶低产林,采取高接换冠等措施进行改造,可以使油茶产量成倍增长,使袁州区油茶经营得到较大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与油茶丰产林产量的巨大差距,使袁州区油茶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做好油茶的文章,将为袁州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袁州区油茶丰产技术措施
造成袁州区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以及林地长期荒芜失管,密度过大,林分疏密不均,高矮不一,树冠杂乱,树体结构以及不良品种导致幼林生长慢,结实晚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而造成的。具体的改造技术措施如下。
3.1 垦复
适时清除杂草灌丛,垦复油茶林地是油茶能够大面积增产的基本技术措施,是低产林改造的基础,尤其对于荒芜低产油茶林,其增产快而明显。垦复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地势平坦,坡度15°以下的山地宜采用全垦;坡度15°~30°的山地宜带垦;坡度15°~30°的山地宜带肯;坡度大于30°宜空垦。垦复时还必须做根系,油茶根恢复力弱,垦复宜浅,深度一般15 cm~20 cm,成年树深些,冠外宜深,冠内宜浅。夏季浅锄一般深度在10 cm,此时正值油茶果长油,花芽孕育阶段,需水、肥较多,且此时杂草幼嫩,浅锄将杂草翻入土中覆盖地表,既可增加肥力又可减少水分蒸发,确保茶果正常发育。
3.2 调整油茶林结构
混生杉、松、檫、竹、枫、栎等树的油茶低产林,林地被杂树遮盖,树冠受压,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增多,加上混生的杂树根系吸肥吸水强,油茶根系生长受到阻碍,油茶生长发育不良造成低产。对这种油茶低产混交林,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油茶林内的杂树应及时清除,同时补植油茶,实行林粮间种,加强抚育管理,恢复油茶纯林。对混生的山苍子可适当保留,可以减少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3.3 施肥
油茶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有机肥料包括:人畜粪尿、绿肥、厩肥、饼肥、垃圾、堆肥、杂草、灌木以及各种作物秸杆等。低产油茶林以增施磷肥和厩肥效果较好。施肥时期和种类可根据油茶生长特点而定。春季油茶抽梢发叶前,氮肥比例要大些,并多施猪粪、火土灰等土杂肥。夏季油茶花芽分化旺盛,果实迅速增长,为加速花芽分化,茶果增油,应多施磷、钾肥。秋季应施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冬季为了加强油茶防寒能力,同时为抽梢发叶打好基础,应施完全肥料。如:骨粉、茶枯、厩肥、人粪尿、过磷酸钙、火土灰等。施肥的方法主要有撒施、环状沟施和根外追肥三种。
3.4 修剪
大多数低产林因经营粗放,树体结构差,枝条混生重叠,阳光不足,使油茶衰弱,结果少,产量低,甚至种子含油率降低。为了改善光照条件,应进行修剪。除剪枯枝、病虫枝以及除萌等外,以晚秋果实采收后至春梢萌发前剪枝为好,尤以严寒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