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针灸治疗-眩晕.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针灸治疗-眩晕

* 1 眩晕,又称“头眩”、“掉眩”、“冒 眩”、“风眩”等。“眩”是指眼花, “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 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西医学的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 管病以及贫血、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疾 病。 2 中医认为:本证病位在脑,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有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肝阳上亢而眩晕;有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而发眩晕;有劳伤过度、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脑而发眩晕;若病后体虚、气血虚弱、脑失所养亦能发生眩晕。 3 临 床 表 现 本病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轻者如坐舟车、飘摇不定,闭目少顷即可复常;重者两眼昏花缭乱,视物不明,旋摇不止,难于站立,昏昏欲倒,甚则跌仆。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辨 证 分 型 风阳上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风阳上扰 痰浊上蒙 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粘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痰浊上蒙 气血不足 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或萎黄,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弱。 气血不足 肝肾阴虚 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膝痠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肝肾阴虚 基 本 治 法 风阳上扰者—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只针不灸,泻法; 痰浊上蒙者—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气血不足者—补益气血、充髓止晕—针灸并用,补法; 肝肾阴虚者—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治 则 百会 风池 头维 太阳 绝骨 处 方 风阳上扰—加行间、太冲、太溪—滋水涵木、平肝潜阳; 痰浊上蒙—加内关、中脘、丰隆—健脾和中,除湿化痰; 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足三里—补益气血,调理脾胃; 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培元固本。 加 减 4 眩晕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会、头维等穴,三棱针点刺出血l~2滴。 三棱针 取肾上腺、皮质下、枕、脑、神门、额、内耳;风阳上扰加肝、胆;痰浊上蒙加脾、缘中;气血不足加脾、胃;肝肾阴虚加肝、肾。每次取一侧3~5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还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耳 针 取顶中线、枕下旁线。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头 针 选针灸处方中2~3穴,注入5%葡萄糖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5ml,每日或隔日1次。 穴位注射 5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本。为明确诊断,在治疗同时,应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片等。如需要还应做CT、核磁共振检查。 按 语 *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