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 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即太平洋东岸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包括北美洲落基山脉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山体。 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三、学看地形图 Ⅰ 等高线 Ⅱ 等深线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再加上缺少色彩的变化而显得单调,我们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便得到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即: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表面这些高高低低不同形态的地形,怎样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呢? 怎样才能把地面的高低 起伏状况表示在平面上呢? 等高线! 等高线: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属于曲线;②等高线是闭合的;③各条等高线不相交。 陆地上地形的高度可用等高线表示,那么海洋中的深度如何表示在平面上呢 100米 200米 300米 300米 200米 100米 甲、乙各表示什么地形? 盆地 山地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深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 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能准确分辨一幅地图的高低起伏。 OK,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及特征吧。 分层设色地图的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 * * * 一、陆地地形 二、海底地形 三、学看地形图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说到地形,当然离不开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较低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较高(500米以上) 山地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较高 高原 地面起伏小 平坦广阔 低(200米以下) 平原 地面起伏 海拔高低 共同点 主要特征 地形类型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大洋中脊(海岭)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麓或海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乱序)2018考研究生英语大纲词汇.pdf
- 学习美德少年度主题班会.ppt
- [1]考研究生英语历年度真题中出现单词与词组总结.pdf
-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14章练习题解答.pdf
- 学习描写景物94779.ppt
- 5.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00002).pptx
- 《不一样》教育大数据.pdf
- 《超级全能生》2018年度9月联考乙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pdf
- 5.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学习课件.pptx
- 5《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第2课时.pptx
- 2024年学校党总支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3.docx
- 2025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 县委常委班子2025年专题生活会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四个带头方面”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docx
- 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5.docx
- 2024年度围绕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等“四个方面”自我对照(问题、措施)7.docx
- 2025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docx
- 国企党委书记2025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五个带头).docx
- 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发言提纲.docx
- 党委书记党组书记2025年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等“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docx
- 2025年巡视巡察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