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方法学局限性 五、临床意义 六、临床新进展 实验目的 掌握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原理、方法、 结果判读 熟悉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两管: 主侧: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 次侧: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吸引大量阳离子,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形成zeta电位。 实验原理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电子云,如有红细胞抗原相应的血清抗体存在,则可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抗体的特异结合。 实验原理 再加入凝聚胺溶液,溶解后产生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距离,无论是否有红细胞抗原相应的血清抗体存在,主、次侧管均可产生非特异性聚集。 实验原理 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散开,红细胞抗原与相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凝集仍然存在。 实验步骤 一、取出供血者血浆及红细胞,并将冰冻血浆放入37℃温箱解冻15分钟。 实验步骤 二、受血者抗凝全血标本离心备用 3000r/min,5min 实验步骤 三、将受血者血浆2滴加入主侧管,红细胞1滴加入次侧管 实验步骤 四、剪下供血者血袋上的血辫,将供血者红细胞1滴加入主侧管,血浆2滴加入次侧管 实验步骤 五、在主次侧各加入低离子溶液各0.65毫升,混合均匀。 实验步骤 六、在主、次侧管分别加入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3400r/min离心10秒,弃去上清,观察红细胞的非特异凝集现象。 弃上清 实验步骤 七、最后各加入悬浮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匀并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 八、如果在60秒内,主、侧管凝集均散开,说明是由凝聚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相合。 实验步骤 九、如果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有疑问,可进一步镜检确认。 实验步骤 十、同时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玻片法进行复查。 实验步骤 十一、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玻片法进行复查。 临床意义 一、保证输血安全 二、发现亚型和不规则抗体 方法学局限性 对罕见不规则抗体抗K敏感性低! 临床新进展 流式细胞术 基因分型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戴安娜全自动配血系统 卡式微柱凝胶法可实现自动检测 二 实验原理 ? ? ? ?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 见下表 谢谢! * *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