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针灸;慢性支气管炎;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5.048
中图分类号:R259.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5-0107-03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临床以老年患者多见。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10年来,针灸疗法对慢支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拔罐、针刀、耳针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 针灸疗法
1.1 针刺
关于针刺对慢支的治疗,诸多专家都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提出各有侧重的方法,均取得的一定的疗效。
蒋氏[1]根据宗气理论,选肺募、胃募、肺俞、脾俞、胃俞等穴,对慢支慢性迁延期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19例)予川贝强力枇杷露,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方面控显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万氏[2]以温阳通络为法针刺治疗慢支急性发作,选穴大椎、肺俞、膏肓、膈俞、合谷、列缺,临床取得满意疗效。袁氏[3]运用五十营针刺疗法(用迎随补泻法,顺着经气流注的方向依次进针)治疗慢支,取穴中脘、关元、太渊、神门、大陵、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结果显示,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增高的CD4+/CD8+比值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减少而促进T细胞的扩增,炎性介质的作用降低,细胞免疫水平提高,起到了调动机体抗炎机能的作用。袁氏[4]采用针刺加天灸疗法治疗慢支150例,针刺选穴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膏肓、脾俞、肾俞、膻中、关元、气海、足三里、丰隆、尺泽。选药甘遂、白芥子、炮附子、细辛;施药选取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膏肓、膻中等穴位。疗效显示,痊愈23例,有效1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67%。
1.2 灸法
《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也曾说过:“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临床研究显示,运用灸法治疗慢支有其独特的疗效。
周氏[5]将150例慢支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与治疗组(85例),分别予以西药及西药加脐灸法,脐灸的药物主要有苍耳子、苍术、肉桂等,3个月后疗效显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肺功能明显改善。因此,认为药物经神阙给药,既可激发经络之气,温通肺肾及周身经脉,又可通过药物在脐部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吕氏[6]将200例慢支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予一般治疗及平推加温和灸法。平推法从大椎至长强,膀胱经分别取大椎至白环俞及附分至秩边;温和灸取肺俞、脾俞、膏肓俞,3个疗程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免疫球蛋白提高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李氏等[7]应用隔姜灸联合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体温、咳痰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吴氏[8]采用肺俞隔姜灸治疗喘证,结果X线片提示治疗组炎症完全吸收,肺部?音均全部消失,且治疗组肺部?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1.3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是根据经络学说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药物在穴位处存留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续腧穴的治疗功效。
赵氏等[9]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慢支及支气管哮喘,取穴定喘、双侧肺俞和肾俞。结果100例中痊愈32例,显效32例,
好转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王氏[10]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支,将103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采用核酪穴位注射,取穴天突、定喘、尺泽、肺俞、丰隆,气虚加足三里,咳嗽剧烈加孔最。对照组(45例)予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后2组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欧氏等[11]用黄芪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支,将7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4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依据经络学说的原理,药物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节免疫机能及动态平衡,以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穴位贴敷疗法具有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免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