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地应用研究.docVIP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地应用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地应用研究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的应用研究-工程论文 激发极化法在寻找金矿中的应用研究 马青龙 MA Qing-long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 610059) (College of Geophysic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摘要: 近几十年来,近地表金矿资源近乎被开发殆尽,寻找深部隐伏金矿已经成为近年来金矿勘探中的重点方向。利用激发极化法能够较准确的预测深部隐伏矿体的存在。特别是金矿大多数与金属硫化物伴生,硫化物通常是黄铁矿或毒砂,偶尔也有磁黄铁矿,使用激发极化法测量这些伴生矿的物理场特征,结合地学理论就可以间接找出金矿。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gold resources near surface has been almost completely exploited.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can more accurately predict the deep ore body. Especially gold most together with metal sulfides. Sulfide use to be pyrite and it could be pyrrhotite occasionally. By using induced polarization it can work out the physical field of the associated ore. United the physical field with geology theory, we can back stair working out whether there could be a Gold mine and the details of the Gold mine. 关键词 : 激化极化法;视电阻率;视极化率;测深 Key words: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apparent resistivity;apparent polarizability;sounding 中图分类号:P631.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315-02 1 工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矿区大部为第四系黏土覆盖,可能的矿(化)体埋深较大,而且矿区地形标高较高,地形切割剧烈,植被大面积覆盖,存在大面积的腐殖土,在相关的断裂破碎带仅见矿化,少见工业品位的矿体。根据各矿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实地踏勘,矿体的连通性较差,大部分矿种呈细粒状,基本未见规模较大的致密块状矿体出露。且矿区部分矿点存在大面积的碳质地层,主要为炭质板岩及其蚀变带。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上述矿种以及其共生矿种物理性质,结合矿区可采露头岩矿石标本测量及破碎带露头小四极测量,获取各矿种及相关破碎带的电性参数(η、ρ),并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激电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提供参考,测定结果见表1。 根据矿区以往的地质测量资料,该区矿体在空间产出上有相当规模,矿与围岩之间又存在较为明显的极化率差异,采用激发极化法进行勘察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前提。 2 工作原理及方法 2.1 激发极化效应 电阻率法测量时,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的情况下,仍可观测到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化,并经相当长时间后趋于某一稳定的饱和值;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便随时间相对缓慢地下降,并在相当长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的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 2.2 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激电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无论在金属与非金属固体矿产的勘查方面,还是在寻找地下水资源、油气藏和地热田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2.3 激电测量装置 矿区激电测量工作分为:中间梯度装置扫面(图1),对称四极装置测深(图2)。 2.3.1 中间梯度装置 如图1所示,供电电极AB 的距离取得很大,且固定不动;测量电极MN 在其中间1/3 地段逐点测量。记录点取在MN 中点。 其ρs表达式为: 2.3.2 对称四极装置 如图2 所示,用A、B 做供电极向地下供电,M、N 作为测量电极观测测点数据。在同一测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