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原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工作论文 2017 年5 月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原因分析
赵 文 张车伟①
摘 要:资本金融化是分析劳动报酬份额的新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 《资金流量
表》的分析框架,并对影响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1 年以来,资
本金融化效应压低了劳动报酬份额,并且有7 年超过了其他效应的总和,是与技术变迁和要
素价格相并列的另一簇重要因素。这表明,在发展阶段因素之外,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对劳
动报酬份额的走向有着显著的、间或方向性的影响。对资本金融化效应进一步分解发现,资
金分配率效应、融资结构效应和跨境来源效应通过不同的路径机制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化有着
重要影响。这意味着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作用于劳动报酬份额,而且,过于
依赖信贷渠道的金融体系推高了资产价格,使得资本金融化具有内生动力,最终压低了劳动
报酬份额。因此,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要考虑统筹来自金融体系的影响,并加快完善资
本市场,用以疏解信贷渠道压力、抑制资本金融化过快的倾向。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 资金流量表 资本金融化
一、引言
劳动报酬份额是雇员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改革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反
复提降。根据《资金流量表》,劳动报酬份额2002 年达到高点34.5%,2011 年下探至29.8%,
尔后上升到 2014 年的 33.7%。改革之初,预算软约束使得分配向劳动倾斜,劳动报酬份额
过高,国有企业经营困难 (戴园晨、黎汉明,1988;徐海波,1992;林毅夫等,2004)。对
此,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 颁布,2011 修订):“企
业必须坚持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
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意图通过行政手段降低国有企业的劳动报酬份额。
同时,市场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对扭转“工资侵蚀利润”现象起到了重
要作用,劳动报酬份额逐渐下降 (罗长远、张军,2009a)。
2002 年到2011 年,劳动报酬份额出现了趋势性下降,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
重大调整。学界对此格外关注。从产业结构入手分析,是一系列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劳动力
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劳动报酬份额越低的产业,劳动成本优势越明显。这些产业规模相对扩
大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白重恩等,2008;罗长远、张军,2009b;罗长远,2011;
胡秋阳,2016),产业结构效应是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主要来源 (张车伟、张士斌,2011;
孙文杰,2012;周明海,2014)。
技术变迁是产业结构背后的因素。企业为压低劳动成本而愈发倾向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
抑制了劳动报酬份额上升,以此充分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基于这一猜想,在产业结构的研究
之后,有关技术变迁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出现。作为以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中
国来说,由于2001 年关税率降低和2005 年人民币走强,引进劳动节约型技术比引进中性技
术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余淼杰、梁中华,2014),因此,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资本
(而非劳动)报酬 (黄先海、徐圣,2009;戴天仕、徐现祥,2010;陈宇峰等,2013);有研
究具体地考察了电脑这一代表性的技术如何导致了劳动报酬份额下降 (邢春冰、李春顶,
2013)。
① 赵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张车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
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 23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工作论文 2017 年5 月
现实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被很多经济体采用,但劳动报酬份额却并非都在下降。因此,
虽然以上研究挖掘出各类市场因素作为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原因,故事却未结束。判定技术
进步的类型,有一个副产品:需要测算要素替代弹性。有研究发现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和劳动
报酬份额下降的同时,要素替代弹性是小于1 的(陈晓玲、连玉君,2013;傅晓霞、吴利学,
2013;张车伟、赵文,2015)。如果完全以市场原因解释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化,那么,关键
指标应该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