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粉末活性炭去除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中难降解COD地试验研究
粉末活性炭去除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中难降解COD的试验研究-建筑论文
粉末活性炭去除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中难降解COD的试验研究
魏俊起,颜小星
(天津泰达水业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摘要]利用粉末活性炭进行多组烧杯试验,研究粉末活性炭用于污水处理厂去除难降解COD的工艺。通过改变粉末活性炭粒径、投加量,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批试验,使用仪器消解法、分光光度计测定COD,分析粉末活性炭去除COD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粉末活性炭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对其效用的发挥至关重要。粉末活性炭粒径越小、投加量越多、停留时间越长,去除COD的效果越好。粉末活性炭在污水中的最佳停留时间为30 min。在工程应用中,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原水水质以及经济成本。
[ 关键词 ]污水处理;粉末活性炭;二沉池出水;试验研究
[作者简介]魏俊起,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E-mail:[emailprotected]
[收稿日期] 2015-05-22
粉末活性炭为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l 000~1500mz/g,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化学稳定性好,耐强酸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这使得粉末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污水处理厂来水以工业废水为主,成分复杂,难降解COD含量较高,造成出水COD波动较大,难以稳定达标。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COD具有吸附作用,但目前,粉末活性炭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例不多,具体工艺方案需要试验摸索。
l试验研究
1.1试验材料
1)试验原水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试验原水,其COD为60~80mg/L。
2)粉末活性炭 外购粒径分别为200目、325目,碘值分别为600、700、800的专门用于污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
1.2试验仪器
1)六联搅拌装置 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武汉恒岭科技有限公司TA6-2)及6个配套的1L烧杯。
2) COD测定装置 消解器(HACH DRB200),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HACH DR400)。
1.3试验过程
1.3.1拟定试验方案及修正
拟定粉末活性炭去除COD烧杯试验方案为:①制备粉炭悬浊液:在称量好的粉炭中加入lOmL蒸馏水,加入1滴稀硫酸调节pH至4~5;②烧杯中加入粉炭悬浊液,200rpm搅拌2min;③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200rpm搅拌2min;④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200rpm搅拌0.Smin;⑤40rpm搅拌30min;⑥静置20min,取样(PAC与PAM的投加量根据具体的混凝试验确定)。
根据此方案,开展一组烧杯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试验表明,随着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显著增加,污水中COD的去除并没有明显效果,这是不太合理的。
通过对试验方案的分析以及试验过程的观察,发现两个问题:①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OD,主要是靠其吸附性能,而混凝剂投加后,产生的絮体会对粉炭进行包裹,产生竞争吸附。加入粉炭2 min后立即加入混凝剂PAC,会限制其效用的发挥;②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40rpm的搅拌速度已经不足以将所有粉炭搅动,致使部分粉炭沉底没有与污水充分接触,这也影响了粉炭效用的发挥。
根据以上问题,对试验方案做出调整:将粉炭悬浊液加入烧杯中200rpm搅拌20min,再加入PAC、PAM,慢转速度由40rpm加大到60rpm,搅拌时间调整为lOmin,最后静置取样。并分别按2种方法开展了2组试验来进行比较,其中拟定方案为方案1,调整后方案为方案2,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方案2的效果优于方案1。
1.3.2停留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粉末活性炭要发挥效用,其在污水中的停留时间不能少于30min。为了对比在粉炭与水充分混合接触的情况下其停留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了试验。将粉炭悬浊液加入烧杯中,分别搅拌20,50,80,llOmin后投加混凝剂,60rpm搅拌lOmin后静置取样。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试验表明,随着粉末活性炭在污水中的停留时间增加,COD的去除效果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在工程应用上,要延长粉炭在污水中的停留时间就需要增大池容量,从而导致成本增加,这时候随着停留时间增加使用粉末活性炭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粉炭在水中停留30min就可以快速发挥功效,不必延长停留时间。
理论上应当先尽量去除S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