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莫里森《家》中的空间政治和文化表征.docVIP

解读莫里森《家》中的空间政治和文化表征.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莫里森《家》中的空间政治和文化表征   内容摘要: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家》(2012)中讲述了非裔美国男性弗兰克?莫尼不满家乡南方小镇的凝滞生活,应白人主流文化宣传参加朝鲜战争,战后解救妹妹茜并由北向南一同返乡的故事。弗兰克和茜最初选择逃离家园,单纯认同白人主流意识形态,却屡屡受挫,始终无法获得完整的自我认同。但在追寻和回归的过程中,他们坚信亲情的联结和社区的力量,正视个人、群体的记忆和文化传承,反而获得自我。论文将着重讨论在这一过程隐匿在空间话语中的种族矛盾、权力角逐和文化张力。小说中的空间指涉不仅是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非裔人群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也体现着作者对非裔群体争取生存空间的政治诉求和文化探索。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家》 空间政治 非裔 文化表征   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于2012年5月推出其第十部小说《家》(Home)。这部小说以诗体化的言辞、梦幻般的想象和超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非裔美国男性弗兰克?莫尼不满家乡南方小镇的凝滞生活,应白人主流文化宣传参加朝鲜战争,战后解救妹妹茜并由北向南一同返乡的故事。归家的路途并不容易,但现实中遭遇的种族歧视和心灵伤痛在找到精神空间的归属感中得以化解。《家》中的兄妹俩移动轨迹虽不尽相同,但都经历了离乡和返乡的过程。弗兰克在儿时便经历举家迁徙,成年后应白人意识形态征召参加朝鲜战争,战后在北方的各个城市流浪,目睹并经历非裔人群在都市的生活;茜的移动轨迹虽然不比弗兰克的复杂,但她也经历了举家逃难,长大后从小镇奔向城市,从城市到郊区,最终在南方的老家找到了归属感。除此之外,书中涉及的其他人物自带的空间属性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考察《家》中对不同空间的书写,对于展现20世纪20至50年代期间黑人艰难的生存现状,揭示隐匿在空间话语中的种族矛盾、权力角逐和文化表征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种族生存空间的挤压   从历史和地理上看,美国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跨入20世纪的:机器时代开始改变整个国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农民涌入城市,渴望在工厂里找到工作。但对于弗兰克这样的南方非裔家庭来说,能摆脱3K党人①的迫害、有落脚处安稳生活已然很难实现。根据书中弗兰克对儿时的回忆,“二十年前,四岁的他有过一双鞋,其中一只的鞋底他每走一步都会扑扇一下”(7)②,弗兰克一家最初因为3K党被迫举家迁徙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一家人被迫放弃了土地、庄稼和牲口,“猪还会有人喂吗?还是就任它们自生自灭了?棚屋后面那一小块地怎么办?万一下雨了得耕一次……”(37)他们走出德克萨斯的班德拉县时,母亲艾达正?炎旁校?在贝利牧师的教堂地下室床垫上生下了伊茜德拉。弗兰克深深记得夏天从德克萨斯穿过州界来到路易斯安那的炎热和痛苦,那种热“想不出可以形容它的词”(39)。1903年,美国有将近900万非裔美国人,其中800万人居住在美国南方。而且,大约五分之四的南方黑人是农村人口。“欧洲、亚洲、南美洲,甚至非洲,都不是他们的家”(Jackson 398)。如果说南北战争之前,蓄奴制将黑人牢牢限制在南方,黑人被规训是因为种族主义社会中白人至上的行为准则,那么,20世纪初,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近半个世纪后,“黑人在美国的活动空间依然非常狭窄,且到处受限,”也表现得更为复杂多变(Jackson 398)。   活动空间的狭隘同白人对黑人的暴力驱赶是分不开的。在南方,私刑是比较普遍的白人用来控制黑人的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全国有1000多黑人被私刑处死。“1904年在佐治亚州的斯特兹巴罗地区有几个黑人被活活烧死,他们的社区也遭到恐怖袭击;1906年在亚特兰大又有几个黑人被杀害,他们的家园和店铺被抢劫、被烧毁”(Bell 77)。弗兰克在回忆中提到,幼时举家迁徙之际,有位老人因为拒绝离开家园而被钢管和枪托打死并挖去眼睛。弗兰克和茜曾亲眼目睹活埋黑人事件――“那只粉色脚底布满泥土的黑脚被他们敲进墓穴”,兄妹俩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除此之外,“它们像人一样站立着,”“扬起的蹄子互相冲撞和击打着对方,鬃毛掠过狂怒的白色眼珠向后飘去”。那些“像人一样站立”、“像狗一样撕咬着彼此”的正是被当成狗来斗的黑人(3)。作为一种展示性的惩罚方式,私刑通过“展示空间”而确立权力与律法的权威,“被处以私刑的身体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快感,展现了白人进行种族控制的技术”(Kilgore 62)。白人对黑人的排斥和迫害加剧了黑人的身份危机,并导致黑人在美国社会里陷入“双重意识”的窘境(Du Bois 1)。弗兰克最初无法和空虚压抑的洛特斯取得认同,也无法理解父母为何能够满足于在土地上日复一日的劳作,而应白人主流意识形态参战、证明自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