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店简穷达以时的研究略述
郭店简穷达以时的研究略述
摘 要: 《穷达以时》是1998年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发表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 篇。从1998至今,学术界对《穷达以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就。笔者试从多方面梳理前人对《穷达以时》的研究成果,并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郭店楚简 穷达以时 略述
1993年10月,荆州市博物馆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简。据说墓曾被盗,竹简亦曾殃及。劫余竹简804枚,出土时已散乱无序,共得13000余字,全部是关于学术的著作。经过荆州市博物馆的整理,5年以后,《郭店楚墓竹简》一书问世。从该书中可知,竹简可分为两部分:道家著作和儒家著作。道家著作共2种4篇,即《老子》3篇、《太一生水》1篇;儒家著作11种14篇,即《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各1篇,《语丛》4篇。
而其中《穷达以时》共存竹简15支,简两端均修削成梯形,简长26.4厘米。编线两道,编线间距9.4至9.5厘米。现存287字,合文1字。平均每简约20.5字,约残缺17字。郭店墓的发掘报告指出:该墓入葬年代当为战国中期偏晚。那么也就意味着《穷达以时》的成书大概也在那时。报告还指出:墓主为贵族,很有可能就是“东宫之师”(另有鸠杖)。并且在姜广辉先生的《郭店一号墓墓主是谁?》一文中,给予了明确的证据,而且姜先生还推断此墓主应当为陈良。另外在竹简形制方面,《穷达以时》的简文书体与《鲁穆公问子思》全同。在内容方面,其与传世文献《荀子?宥坐》、《孔子家语?在厄》、《韩诗外传》卷七、《说苑?杂言》所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答子路的一段话类似,与后二书所载犹为相近。其中心思想是士之穷或达取决于“时”。廖名春在《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称:“《穷达以时》当出于孔子。不称“孔子曰”,当与体裁和?碓从泄亍!蔽闹谢菇淮?:“《穷达以时》在思想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时’,一是强调‘反己’。”而“时”其实是儒家思想的一个观念,它代表更多的莫过于简文开篇所说的“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即所谓的“天时”,也就是所谓的天命观。这是学界研究《穷达以时》的一个方面,另外学界还从文字释读、与传世文献的对校等方面去研究,现将其分类胪列。
一、《穷达以时》编联和分章研究
简牍编联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出土时简牍的客观散乱而造成,以及长年累月的侵蚀使然。再加上后世盗墓者的破坏更加剧这等现象的产生。那么由于出土时的散乱很容易就会使简牍在内容上不连贯,并产生歧义。因此后世学者在研读梳理其编次就变得犹为重要,《穷达以时》简亦是如此。分章现象是随着编联而产生的,编联不同,就可能产生分章不同,甚至可以不分章,因此把编联和分章合在一起讨论。
1999年:(1)李学勤先生的《天人之分》一文提到:“《穷达以时》原来开头也应该有孔子困于陈蔡的记事,以及对话的引端,只是由于简的缺失而脱去了。”也强调简文是要分为两个段落的。还有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校读记》也同意全文分两章。
2000年:(1)魏宜辉、周言先生在《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提到:“由此可以肯定简3和简4之间有脱文,脱漏的部分应为:皋陶遇舜、傅说遇武丁,或伊尹遇汤。”(2)周凤五先生的《郭店楚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认为:“《穷达以时》第7简抄脱‘也’字,脱字处右下的墨点较大,类似墨块。但简文此处不分章,应当视同墨点,也是校读的符号。”林素清先生的《郭店竹简编序复原研究》也持此说。
2002年:(1)王宁先生的《再谈〈穷达以时〉第14、15简的关系》中强调:“第14简与第15简并非是连属的两简,‘白’与‘不厘’不能连读。如果说二简有关系的话,那么二简之间至少缺了一支整简的内容(约20字左右),或者更多。”(2)陈剑先生的《郭店简〈穷达以时〉、〈语从四〉的几处简序调整》说:“《穷达以时》篇的简序调整之处为:第13简后改为第15简:中间抽去的第14简改排在第9简前、第8简后。”而从这样来看,陈剑先生的编联就自然地把简文分为两个章节,其中两个章节分别以两个“穷达以时”收尾。今按陈剑先生说法,将简牍排列顺序如下(其中[一]表示第一支简,数字表示简号,下同。):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四][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2003年:(1)陈伟先生的《郭店竹书别释?〈穷达以时〉零识》认为:“8号简当在7号简之前......14号简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在9――13号简之前。如果没有脱简的话,14号简当列于本章之首,下接第9号简。”他还进一步强调:“本篇7号简与15号简之下各有一墨块,应是分章符号。”今按陈伟先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