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交叉口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的方案.docVIP

隧道斜井交叉口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的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斜井交叉口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的方案

隧道斜井交叉口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的方案   摘要:化马隧道石家院斜井进正洞交叉口由于不良地质原因以及施工不当等引起的塌方。交叉口属于受力变化复杂,应力分布不均等地下工程,并且此处围岩破碎,地质条件复杂,塌方前有大量的涌水等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隧道的塌方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注浆凝结松散提塌体配合大管棚施工对塌方进行处理,其实际的塌方处理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保证了隧道的质量。   关键词: 化马隧道; 交叉口; 塌方; 千枚岩; 涌水; 注浆加固;管棚施工。   Abstract: Horse Stone in tunnel inclined shaft into the hole intersection due to poor geological causes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lide caused by improper. Intersection of stress variation is complex, stress uneven distribution and broken surrounding rock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ere,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large collapse before gushing water and other reason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unnel collapse reason analysis; through the grouting condensation loose mention collapse body with large pipe shed construction of landslide treatment, its actual the collapse treatment scheme is feasible and saf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tunnel.   Key words: Ma tunnel; intersection; collapse; limestone; wate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pipe sh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D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0-0000-00   1.引言   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在一些交叉口段及不良地质段往往容易发生塌方事故,本文结合兰渝铁路化马隧道石家院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实例,就在复杂的地质构造下,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交叉口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特殊处理的施工方案,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有更深层次的重视和借鉴。   2.工程概况   化马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境内,隧道起讫里程为DK301+282~DK313+862,全长12580m,为双线隧,隧道进口左线138.853m、右线128.854m,隧道最大埋深约1300m,隧道内线路分别为12.8‰和13‰的单面下坡。该隧道沿线山高沟深,岸坡陡峻,相对高差为1450m,经过的主要沟谷多为V字型沟谷,坡降较大,由于河流侵蚀,使得岸坡陡峻,山体陡崖遍布,部分基岩表层风化剥落,形成缓坡。   为满足工期要求, 设计有两座斜井作为辅助坑道,化马沟斜井和石家院斜井 。石家院斜井全长1999.98m, 最大坡率为13% 。斜井底与正洞交叉口段坡度为2%。斜K00+18―斜K00+10段考虑集水坑位置,斜井开挖宽度加宽至11 m, 开挖高度为7.7m, 开挖面积为71.06m,与正洞左线路中线交叉里程为DK309 + 700, 交角46度。斜井与正洞左线路中线交叉处内轨高程为1315.809m, 交叉口处斜井拱顶与正洞拱顶高差为2.57m, 交叉口处隧道埋深905m。该处岩层为灰岩夹板岩, 局部夹有炭质千枚岩,节理发育,有裂隙水,围岩破碎。   3.施工方案   考虑到正洞上台阶拱架落脚位置要求斜井拱架必须提供稳定的落脚平台,斜井从斜K00+10开始进入正洞,开挖至斜K00+18里程处,开始安装变断面异型拱架,按照扇形结构过度到与正洞初期支护拱架正交,该段斜井处设计安装11榀I18变断面异型钢拱架,便于斜井支护钢架与主洞支护钢架连接,并保证保证受力稳定,斜井与正洞交接处采用双层I20b钢拱架进行支护(见右图)。从斜K00+10进入正洞后,为保证施工安全,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人正洞,以小尺寸断面导洞过渡至正洞大里程方向DK309+705处,使斜井与主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