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血气胸的护理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血气胸的护理要点

血气胸 定义 气胸:指胸膜腔内积气 血胸:指胸膜腔内积血 血气胸:为二者并存 病因及分类 自发性血气胸: 多由于肺脏结构先天性发育缺陷,形成肺 大泡,破裂后造成自发性气胸,引起肺压缩时,致粘连带撕裂,粘连带中的小动脉破裂出血,便造成自发性血胸 。 病因及分类 创伤性血气胸:胸部外伤后所造成的胸膜腔积血、积气 ,手术后或胸穿后也会出现血气胸。 约70%胸部创伤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胸 创伤原因 摔倒 高处坠落 各种利器如刀 交通事故 气体爆炸 观点 胸部损伤直接导致呼吸、循环障碍, 一旦确定有胸部创伤均应当做重伤看待! 气胸 血胸 血气胸 血胸来源:肺组织血管损伤 胸壁血管损伤 心脏或大血管损伤 膈肌、心包血管 分类 少量500ml,胸部X线肋膈角变钝消失 中量 500-1500ml,胸部X线液面上界达肺门平面 大量 1500ml,胸部X线液面超过肺门达肺上野 血 胸 病理生理变化 与胸腔内出血量及速度有关 休克 急性循环呼吸功能紊乱 凝固性血胸 脓胸 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大量胸腔内出血可引起急性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出血性休克。 病理生理变化 急性循环呼吸功能紊乱:胸腔内积血压迫肺组织使其萎陷而减少通气,纵隔移位,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导致急性循环呼吸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变化 凝固性血胸:出血量多而出血速度快时,膈肌、心脏、肺组织运动引起的去纤维蛋白作用不完全,则血液可发生凝固,形成凝固性血胸。 病理生理变化 脓胸:血液是良好的培养基,经伤口或肺破裂口侵入的细菌,会在积血中迅速繁殖,引起感染性血胸,特别是有穿透伤或异物存留者,最终导致脓胸。 临床表现 少量: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中量以上: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体检: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 病史:外伤史、受伤的原因 临床症状:胸痛、呼吸困难 体征:视、触、叩、听 诊 断 胸片、胸部CT、B超、血常规 诊断性胸穿:抽出不凝固血液即可确诊 进行性血胸的诊断 (1)经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无好转 (2)胸腔穿刺抽出血液很快凝固 (3)胸腔穿刺抽血后,很快又见积血增多 (4)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 (5)胸腔闭式引流量大于 200ml/小时,持续3小时以上,或第4~5小时以后仍每小时超过100~150毫升 感染性血胸的诊断 (1)畏寒、高热,血象升高 (2)蒸馏水试验:抽出积血1ml,加入蒸馏水5ml,出现混浊或絮状物提示感染 (3)积血:红细胞/白细胞—100/1(正常500/1) (4)积血:涂片或培养发现细菌 治疗原则 防治休克 止血 及早清除胸腔内积血 防治感染 及时处理血胸引起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治 疗 1、非进行性血胸:胸穿、闭式引流、 预防感染 2、进行性血胸:抗休克、剖胸探查、 抗感染 3、凝固性血胸:开胸清除血块,抗感染 4、机化性血胸:开胸清除纤维板,抗 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 中量以上血胸 血胸已发生继发感染者 开胸手术指征 (1)胸腔活动性出血,血压下降 (2)支气管断裂 (3)大咯血不止 (4)有心脏大血管损伤者 开胸手术指征 (5)膈肌、食管破裂 (6)大的开放性胸壁伤的闭合修补 (7)血胸的早期清除,有大量血胸,但引流不畅,疑有胸内血凝块者 (8)抗休克效果不佳者应开胸处理 观察与监测 意识 生命体征 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实验室检查 血气胸的护理要点 概述(1) 血气胸原因分类: 1、外伤性。 2、自发性。 3、医源性。 概述(2) 血气胸的处理 一般多采用三种治疗方法:(1)多次胸穿;(2)早期剖胸止血;(3)先行闭式引流,出血不止再剖胸止血。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一、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 1、心理疏导。及时有效的呼吸指导及心理疏导可减轻疼痛,缓解病人心理压力,稳定情绪,预防肺部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2、实施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严格戒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二、病情观察 入院后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1次,体征平稳者每4小时测1次,特别注意观察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三、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