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精编.docx

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精编.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精编.docx

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李俊文1,姚光源 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 李俊文1,姚光源1,田林2,任晓虎3 (1.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300131; 2.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珠海51900; 3。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中山528449) CwTC.14.50 [摘要] 概述了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附着的危害及国内外控制技术的现状和趋势。针对 某海水冷却系统中的梅蛤开展了污损生物杀生剂性能、生物降解性、生物毒性和生物蓄积性的研 究,并探讨了杀生剂的作用机理。针对成功开发一种全新的杀生剂存在风险大、周期长、投资大 的状况,探讨了借鉴农药、涂料等行业的杀生剂、防腐剂和防霉剂品种开发污损生物杀生剂的思 路。 [关键词] 海水系统;污损生物;控制技术 我国沿海地区电力、石化、化工等行业的海水利用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我国海水 利用专项规划指出,我国海水利用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 m3/a,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16%~24%;到2020年海水直接利用 能力达到1000亿m3/a,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6%-37%。但目 前海水利用仍然存在着一次取水量大、排污量大、海体污染明显、污损生物附着困扰水系统 稳定运行等问题。因此,实现海水循环利用减少排污水量和热污染,开发更环保的污损生物 控制技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海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比淡水循环冷却,在海水循环系统中存在着严重的污损生物附着等问题,海水循环冷 却的适宜条件会造成这些生物的大量繁殖,并且有些污损生物由于自身防护层和生长特点使 得杀生剂难以发挥作用,给水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较 之淡水和其它再生水源难度更大。 1海水循环系统中污损生物附着的危害及国内外控制技术的 现状和趋势 1.1海洋污损生物的分类 有研究资料统计,常见海洋污损生物约2500种,其分类及数目如表l。 我国沿海水域采用海水的工业冷却系统中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无脊椎污损生物主要有: 绿贝(俗称青口,图1)、藤壶(俗称海蛎子,图2)、梅蛤(俗称海瓜子,图3)和褐贝等双 壳纲类软体动物类及水螅虫肠腔动物类(图4),其特点是:繁殖快、适应性强、密集堆积。 ·29l· 表1 表1海洋污损生物的分类 分类群 总种类数 粘附性种类 细菌类、真菌类 51 51 硅藻类 111 111 微小污损生物 原生动物 99 21 计 26l 183 海藻类 452 452 海棉类 33 33 腔肠动物 286 286 环节动物 108 35 触手动物 139 139 大型污损生物 软体动物 218 95 无脊椎动物 节足动物 292 120 棘皮动物 19 0 原索动物 116 116 其它 29 0 计 1240 824 合计 1953 1459 图1绿贝 图2藤壶 图3梅蛤 图4水螅虫 1. 1.2污损生物附着的危害 1.2.1大型污损生物附着的危害 海水系统中均设计有滤网拦截,大型污损生物对水系统的危害当属无脊椎动物的卵和幼 体进入输水管网和换热器,吸附在管网内成长、繁殖,堵塞输水管网和降低换热器换热性能, 影响生产的安全运行、清除工作量大、清除费用高。并在附着点产生分泌黏液,增加垢下金 属的电化学腐蚀。 l。2.2微小污损生物附着的危害 微小污损生物的危害与淡水系统中微生物产生的危害类似,在水系统中繁殖产生生物黏 泥,增加污垢,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造成垢下电化学腐蚀。 1.3国内外污损生物控制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国外拥有海水资源的国家,都优先考虑采用海水作工业用水,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有百 余年的发展历史,广泛用于沿海电力、冶金、化工、石油、纺织、船舶、食品、医药等工业 领域,对有关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成效。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在探索无公害海水直流冷却技术的同时,开展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美国 等国家率先在电力、化工用水量大的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积累 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英、法、德、南非等国家也有比较多的应用。海水循环水系统化学法防 止污损生物的措施以投加液氯为主,非氧化性杀生剂为辅。 我国海水直流冷却已有近70年的应用历史,到目前己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主要是火 电厂和核电厂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但在技术和规模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 大。随着珠海发电厂(装机容量2x700MW,冷却水量为188000 m3/h)2000年4月投入商业 运行,在海生物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珠海发电厂水系统产生污染的污损生 物主要是绿贝和藤壶双壳纲类软体动物。先后使用氧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