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的海淀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立医院改革的海淀实验.doc

公立医院改革的海淀实验 在北京,有一百多家大中型医院,海淀区的两 家平均收费最低。同样是做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在 其他医院动辄需要花四五千元,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 区内的上地医院两千元就可以做了,距离西客站不远 的羊坊店医院更是廉价到只需1500元。 这与一个新型公共服务机构的组建有关。2005年 7月,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成立,一场以“管办分 离”为突破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此开启了地方 性实验。 将干爹和干儿子分开 2010年1月18日,于小千坐在一座现代化办公 楼里,笑容温暖、恬淡。 他曾经是海淀区公共委的常务副主任,也是首任 负责人,半年前退居二线。如今,在中国妇幼保健协 会里担任秘书长一职。 和《中国周刊》记者聊起公立医院改革,他笑着 说“目前最紧迫的还是基层医疗建设”,但作为被老百 姓呼喊了多年“看病难、看病贵”的公立大医院,也 “确实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此前的一周内,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是否推迟, 闹出了一场“乌龙”戏__先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 群安在新闻通气会上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很快就会出台;紧接着,有媒体报道说,卫生部党组 书记张茅明确表示,“原定于2009年底前出台的公 立医院改革方案,由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未达成一 致意见,已经搁浅”;不久之后,卫生部另一新闻发言 人邓海华又出来辟谣。他否认了 “搁浅”的说法,并 称“试点方案已由相关部门修改完毕,报送给了国务 院”。 这些多变的信息,让以“管办分离”为重要方向 的公立医院改革变得扑朔迷离。但不论真相如何,于 小千认为,这一事件本身恰好体现了公众对改革的热 盼,同时也再次印证,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中的难点。 回望海淀区公共委的试点,组建之初可谓目标宏 大,远非公立医院改革这一单一内容。 按照当时的设想,这将是一个集卫生、文化、人 事、劳动、民政、体育、教育等多种公共服务职能于 一体的新型政府特设机构,就像一个大箩筐,把政府 的服务打包装进去。建成后,可以打破原有“政出多 门、相互推诿”的格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这一设想来源于一次惨痛的教训。那就是2002 年发生在海淀、震惊全国的“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 这起事件中,25条年轻的生命被无情吞噬。 但是,政府在查找这起事故的责任人时,竟然发 现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在不同环节里都有责任。 同时,各个部门又都为自己叫屈,觉得自己不该负主 要责任。这让政府很作难,板子打在谁身上都不合适。 这引发了政府和有关专家对“政府办事业”模式 的思考。以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的关系为例,前者是 行业主管部门,对后者有依法监督权,但实际运作过 程中,“医院既是卫生局办的,同时又是它直接管的, 就像干爹和干儿子,你能指望干爹不护着干儿子?” 于小千说,组建公共委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 把“干儿子”们剥离出来,切断他们与“干爹”的利 益纠葛,让政府回归到单纯的依法监管中去。 这,也正是如今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头戏__ “管 办分离”。 于小千“革自己的命 海淀区公共委的“管办分离”之路,还没正式开 始,就把枪口对准了卫生领域。 当时于小千还是海淀区卫生局的局长,主管公共 委改革的区领导找到他,动员他带头搞改革,同时也 提出了把他调任公共委做常务副主任的想法。“这个职 务表面上看是二把手,但实际上还是正处级,一把手 是我们的主管副区长,一般只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协 调下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于小千起初并不怎么愿意,“主要是考虑自己 年龄也大了,干这个要耗费很多精力,”但首批进入改 革的只有海淀区卫生局和海淀区文化委,需要剥离的 事业单位中,卫生占了 26家,文化也只有3家,成了 变相的“医改”。“领导跟我说,总体工作也只有你比 较熟悉”,于是,他答应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把改革的刀口对准自己曾经 主导过的部门。多少有点“革自己的命”的味道。但 当时的于小千没想那么多,他带领15名原来在区卫生 局从事医院事务办理工作的公务员,集体搬到公共委 办公地点,差不多就完成了工作的分割与衔接。 一个月后,辖区内22家医院,以及卫生学校、卫 生局医院管理服务中心、医学救援中心、卫生人才服 务中心等机构被划转到海淀区公共委名下。调整后, 双方的职责定位分别是,卫生局管宏观、定政策、做 规划、抓监管,公共委负责微观的“人、财、物”的 管理。 “因为当时改革刚启动,区里主管领导非常重视, 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于小千说,实在没有 想到的是,后来公共委的“管办分离”实施范围竞戛 然而止。 按照原有规划,2006年3月,人事、民政、劳动 三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将第二批划拨进公共委,后续 第三批还有体育、教育等部门的事业单位。但最终的 结果是,直到今天,这些工作都没能成行。 析其原因,于小千认为,原先力推公共委实验的 市区两级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