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其应用》-精选·课件.ppt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其应用》-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项为期6年的曲霉菌病调查研究显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皮质激素疗法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计数0.5 G/L )是曲霉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空气、水、食物及其他环境存在霉菌易导致免疫抑制患者感染而致病,国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多,如免疫抑制患者在庭院工作时染急性肺曲霉病,环境中有霉菌污染和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发病率的关联,建筑结构和院内曲霉病,控制免疫抑制患者环境暴露可降低IA发病率等都揭示了环境和感染的关系。图中所示为环境对肾移植患者曲霉感染的评估分析 * IFI的临床表现无特殊性,病原体的检出需要一定的时间,难以早期确诊,而延误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需要临床体征联合辅助检查共同帮助诊断 * 一项曲霉菌的联合调查数据显示,肺部是曲霉感染的主要部位,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是肺曲霉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 一项为期6年的曲霉菌调查研究显示:肺部是IA感染的最常见部位(95%),大多数患者发展成肺炎和持续高热(96.5%)且应用广谱抗生素无效。85%的患者出现发热,大多数患者出现一个以上临床体征,部分患者有第二感染病灶,如脑、肾、心包膜、心内膜,少部分患者无临床体征 * CT影像学检查有助于IA的诊断,CT结果显示晕轮征或新月征可提示患者罹患侵袭性肺曲霉病,组织病理学支持晕轮征是曲霉菌病的表现,有晕轮征的患者治疗反应好 * 微生物学是IFI诊断构成要素三,呼吸道分泌物等微生物学证据可早期提示高危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 * 国内关于GM检测对IA早期诊断的研究已有很多临床报告,结果亦证实了GM检测对IA早期诊断的价值。如《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年9月发表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文章显示:GM检测可以明显提高lA患者的临床诊断率;GM阳性结果较痰培养曲霉菌阳性提前出现(10.0±4.1)天[(8~15)天];比主要影像学证据提早出现(12.6±5.7)天[(6~22)天]; * 与其他诊断性的辅助检查相比,GM试验对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及检出时间均明显优于主要影像学表现及直接微生物学证据 * 组织病理学是IFI诊断构成要素四,确诊需要有感染部位组织细胞学的证据或无菌标本的阳性培养结果,在组织切片中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是诊断的有力证据 * GM明显提高lA临床诊断率 GM检测可以明显提高lA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GM阳性结果较痰培养曲霉菌阳性提前出现(10.0±4.1)天5)天]; 比主要影像学证据提早出现(12.6±5.7)天[(6~22)天] GM(半乳甘露聚糖 )检测诊断率 诊断阳性率 移植科住院的血液病高危患者(141例) 临床诊断 (9例) 拟诊(94例) 有影像学资料(92例) 无影像学资料 (2例) 影像学 11.1% 12%(11例) GM 100% 75.2% 姚佳峰,苏东,黄勇等.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年9月第30卷第9期592-595 GM可系统性评价抗真菌治疗效果 姚佳峰,苏东,黄勇等.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年9月第30卷第9期592-595 诊断构成要素四 在组织切片中发现真菌菌丝和 (或)孢子是诊断的有力证据 组织 病理学 内容 真菌分类 概述 诊断要点 治疗原则 改变诊断观念 成功诊治IFI的 核心环节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关键 治疗 诊断 挽救患者生命 早期 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策略 预防用药 经验性治疗 抢先治疗 目标性治疗 高危患者 拟 诊 临床诊断 确 诊 感染 过程 临床预防和治疗侵袭真菌感染的实用策略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定义 粒缺发热患者经广谱抗生素治疗4天以上无效或起初有效但3~5 d后再出现发热,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经验性应用抗真菌治疗。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327–60 为何需要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真菌诊断技术的缺陷,使得许多感染确诊过迟,或仅在尸检中得以证实 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12小时后平均死亡率为33.1%? 院内死亡率(%) *自首次阳性血培养的采集血标本后开始计。 ? P=0.169 一项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57例念珠菌血症感染患者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分析开始抗真菌治疗的时间与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Morrell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3640-3645. 12小时*内即开始抗真菌治疗,院内死亡率仅为11% 超过12小时开始抗真菌治疗,院内死亡率可达33%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高危因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