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诸侯王墓葬制度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汉诸侯王墓葬制度剖析

东汉诸侯王墓葬制度剖析   摘 要: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随葬品、玉衣制度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东汉诸侯王墓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东汉;诸侯王;墓葬制度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4―0179―03      汉代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目前通过考古发掘并能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共8座,依时代早晚为: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自杀于永平十年(67)的广陵思王刘荆①;山东临淄金岭镇1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卒于永平十三年(70)的齐国炀王刘石②;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墓主被认定为卒于永元二年(90)的中山简王刘焉及其王后的合葬墓③;山东济宁肖王庄1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卒于永元十三年(101)的任城孝王刘尚④;河南淮阳北关1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卒于延光三年(124)的陈国顷王刘崇⑤;河北定县43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卒于熹平三年(174)的中山国穆王刘畅⑥;江苏徐州土山1号汉墓,墓主被认定为东汉中晚期的某代彭城王或王后⑦;山东济宁汉墓,墓主被认定为东汉晚期桓灵之际的任城王刘博或刘佗的妻子⑧。各墓虽然都多次被盗,但墓葬形制基本完好,也残留有一定数量的随葬品,仍然显示了诸侯王墓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地面建制      1.墓园   文献记载,东汉王墓有庙类建筑,辟有神道,墓前立有石像生。如《后汉书#8226;东海恭王疆传》载:“匠作大将留起陵庙。”《后汉书#8226;安城孝侯赐传》载:“(光武)帝为(赐)营冢堂,起祠庙,置吏卒,如春陵孝侯。”《后汉书#8226;中山简王焉传》载中山简王刘焉死,“诏济南、东海二王皆会,大为修冢茔,开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数,作者万余人。”⑨《水经注#8226;易水》载:“中山简王焉之葬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陵隧石兽,并出此山,有所遗二石虎,后人因以名冈。”已发现的东汉王侯墓葬分别位于墓主封国境内或国都附近山冈或高亢的坡地上,均未发现墓园遗迹。墓葬方向,除了北关1号汉墓和济宁汉墓为坐西向东外,均坐北朝南,以南为正。   2.坟丘   东汉帝陵坟丘的形状与高度,据《后汉书》注引《古今注》载:“光武帝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明帝显节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章帝敬陵山方三百步高六丈二尺”,“和帝慎陵山方三百八十步高十丈”,“殇帝康陵山周二百八步高五丈五尺”,”安帝恭陵山周二百高五丈四尺“,“顺帝宪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四尺”,“冲帝怀陵山方百八十三步高四丈六尺”,“质帝静陵山方百三十六步高五丈五尺”,“桓帝宣陵帝王世纪曰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灵帝文陵帝王世纪曰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⑩由此可知,东汉帝陵坟丘形状为方形,边长普遍都在100米左右,高都在十几二十几米。其中最大的是光武帝原陵,边长折合117.73米,最小的是质帝静陵,折合49.572米,最高的是安帝恭陵,折合36.45米,最矮的是冲帝怀陵,折合11.178米。(11)东汉诸侯王墓各墓原都有高大封土,3座坟丘不存或未见报道,其余残高均在10米以上,北庄汉墓的坟丘更是高达20米。坟丘的形状,北庄汉墓为方形,长宽均40米,余均为圆形,直径小的如金岭镇1号汉墓也有36米,大的如甘泉2号汉墓和肖王庄1号汉墓达60米。这表明东汉诸侯王的坟丘体量在帝陵之下,坟丘的高度与西汉王墓基本一致,即在列侯墓与帝陵高度之间,同时也说明了两汉丧葬制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二、墓葬形制      1.墓葬结构   墓葬除了济宁汉墓为石筑,甘泉2号汉墓和定县43号汉墓为砖砌外,均为砖石合砌墓。均设一条墓道,上宽下窄,底宽约3.8米,也有如定县43号汉墓仅宽1.6米的。墓道长短不一,长的如北庄汉墓约50米,短的如北关1号汉墓仅有4.3米。石室墓的封门为四扇石门,其余墓葬有的是一道封门砖墙,有的是二道,有的在二道之间还有木质墓门,有的是砖墙和石墙各一道,个别的在前后室之间也设有石门。若不计墓道长度,这8座墓葬中最大的是北庄汉墓,南北长26.75米、东西宽20米,最小的是济宁汉墓,南北8.08米、东西6.18米。除了定县43号汉墓是一座三室墓,余均为横长方形前室、长方形后室墓,其中甘泉2号汉墓为并列后室。三室墓为长方形前室、横长方形中室、并列后室。除甘泉2号汉墓和土山1号汉墓无耳室外,其余均在甬道、墓道或前室有一至二个耳室。定县43号汉墓没有回廊,土山1号汉墓情况不明,余均设有回廊结构,其中北关1号汉墓的回廊环绕整个墓室,肖王庄1号汉墓的回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