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历史王权与教权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1历史王权与教权课件

第14课 王权与教权 阅读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根据6世纪历史学家格雷戈里记载:当初,当他的基督徒的妻子请求他皈依基督教时,他拒绝了:“你的神毫无用处。”但是有一次与另一日耳曼部落的战斗中,克洛维的军队面临毁灭,他高声喊道:“耶稣基督!如果你能赐我胜利,让我战胜敌人,我一定信奉你,接受洗礼。”他话音刚落,敌人就开始逃跑。于是,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六七世纪的西欧,政治上日耳曼诸王国并立,经济上城镇败落,起重要作用的是日耳曼贵族和罗马贵族的大庄园,以及日耳曼人的农村公社。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文化上日耳曼人目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 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墨洛温王室大权旁落,宫相企图取而代之。750年,宫相矮子丕平遣使上书教皇:“国王是否可以徒有虚名而不掌实权?”教皇回答:“国王当然必须具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 1、加洛林王朝的创建 751年,在教会支持下,宫相丕平在法兰克贵族集会上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君主,自立为王,创建加洛林王朝 ——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矮子丕平 2、丕平献土 丕平即位之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远征意大利,把夺得的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史称“丕平献土”。 意义:此举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影响十分深远。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3、查理加冕称帝 思考:加洛林王朝建立、丕平献土和查理加冕称帝反映了什么问题? 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 查理帝国时期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 查理大帝在罗马加冕 读图学史:参看课本P61图,右图正中的人物是上帝耶和华,他把宝剑给了国王,把圣彼得的钥匙给了教皇。请分析,宝剑象征着什么权力?钥匙象征着什么权力?这幅图反映了什么? 宝剑象征着世俗权力,钥匙象征着宗教权力。这幅图片反映西欧封建统治的特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相互支持,共同统治西欧。并将这种权力归之于上帝授予 1、背景: 从11世纪开始 教会权势的膨胀 世俗权力的软弱涣散 一度携手的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 矛盾焦点:德意志国家 2、卡诺莎觐见——教权占上风 (1)主教授职权之争 (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针锋相对 (3)亨利四世卡诺莎觐见 亨利四世乞请觐见教皇 思考:卡诺莎觐见表明了什么问题? 卡诺莎觐见表明,教皇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 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3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至高无上地位。 3、阿维尼翁之囚——王权占上风 背景: (1)教权开始走下坡路 13世纪末叶,十字军运动以失败而告结束,作为倡导者的天主教会威望骤降,教权开始走下坡路。 (2)王权逐步增强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的中央政府权力则逐步得到加强。 经过: 阿维尼翁之囚——教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A.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争 B.阿维尼翁之囚(1309年) 法王腓力四世 卜尼法斯八世 阿维尼翁 后果: 教权急剧衰落,逐渐依附于世俗政权 1377年,教廷重新迁回罗马。此后,天主教会一度严重分裂,甚至出现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教权由此急剧衰落。教皇自顾不暇,对西欧各国事务的干预能力明显下降。各地教会基本上都依附于世俗政权。 格列高利七世1075年敕令(片段) 1、罗马天主教会仅由上帝创建。 2、唯有教皇有权被称为普世的。 3、唯有他能罢黜或恢复主教的职位。 …… 12、他(教皇)可以罢免皇帝。 …… 19、他(教皇)自己不被任何人审判。 …… 22、圣经为证,罗马教会过去没有犯任何错误,将来也不会犯任何谬误。 这一敕令所规定的王权与教权是什么关系? 你,现在已不是教皇,而是个假僧侣。我,神圣的亨利皇帝率领全体主教对你说“滚开。”(1076年) 亨利四世 余,亨利王,……愿在我们的主人,教皇格列高利所拟定的范围内,遵照他的判断改正前衍,或依据他的主张签订和约。……我愿在我和我可能控制着的方面,保证他们的安全,不受到任何声明或肢体上的损害和劫掠,也不至因为我们的许可而遭受到任何违犯其尊严的阻扰……(1077年) 亨利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