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检测
内 容 提 纲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 实验方法的建立 结论 致谢 研究背景 二、目前检测方法 2.荧光光谱法 最优条件探讨—硫酸亚铁的最适用量 最优条件探讨——双氧水的最适用量 最优条件探讨——最适宜加热温度 致 谢 本次实验的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王亦军老师的悉心指导,学姐赵冰冰的帮助以及小组各成员的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 指导老师:王亦军教授 组员:唐受源 孙磊 曲林林 刘成文 何超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双酚A(BPA) 双酚A(BPA)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在矿泉水瓶、婴幼儿奶瓶、饮料、眼镜片、热敏纸中都发现了双酚A的痕迹。 双酚A可通过食品包装容器和塑料薄膜渗入食品或饮料进入体内,可导致婴儿荷尔蒙分泌异常,儿童智力发育,并能诱发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也被认为与此有关。 1.分光光度法 3.气相色谱法及气质联用 4. 液相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 5.电化学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检测双酚A, 但最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分析成本昂贵,本实验建立简单的间接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 a. AO+H2SO4 b. AO+ H2SO4+FeSO4+ H2O2+BPA (200ng/mL) c. AO+ H2SO4+FeSO4+ H2O2+BPA (80ng/mL) d. AO+ H2SO4+FeSO4+ H2O2 图2.1 不同反应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 由图2.1可以明显的看出,在酸性介质(硫酸)中,Fenton试剂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氧化吖啶橙褪色,使其吸光度明显降低,但当体系中存在痕量的双酚A 时,对此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双酚A量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即光吸收强度与双酚A浓度成反比,据此原理可建立一种测定痕量双酚A的新方法。 AO(0.1mg/ml)的体积 1 2 2.5 3 4 5 A 0.317 0.626 0.768 0.915 1.178 1.419 A0 0.005 0.03 0.058 0.1 0.396 0.713 △A 0.312 0.596 0.71 0.815 0.782 0.706 最优条件探讨—AO最适用量 pH 2 2.5 3 3.5 4 4.5 5 A 0.952 0.935 0.922 0.904 0.891 0.878 0.863 A0 0.477 0.307 0.135 0.102 0.097 0.09 0.788 △A 0.475 0.628 0.787 0.802 0.794 0.788 0.772 最优条件探讨-PH的最适值 FeSO4体积(1.0mmol/L) 1 1.5 2 2.5 3 4 5 A 1.003 0.976 0.906 0.845 0.811 0.794 0.752 A0 0.582 0.256 0.091 0.089 0.115 0.124 0.158 △A 0.421 0.72 0.815 0.756 0.696 0.67 0.594 H2O2体积(0.012%) 1 1.5 2 2.5 3 4 5 A 0.965 0.945 0.916 0.861 0.834 0.791 0.771 A0 0.449 0.203 0.082 0.04 0.028 0.015 0.01 △A 0.516 0.742 0.834 0.821 0.806 0.776 0.761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A 1.048 1.02 0.978 0.96 0.879 0.72 A0 0..402 0.265 0.175 0.09 0.098 0.113 △A 0.646 0.755 0.803 0.87 0.781 0.607 0.866 0.805 0.726 0.600 0.410 0.177 ΔA 200 160 120 80 40 20 浓度C(ng/mL) 6 5 4 3 2 1 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