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时期大木结构特征
                    柱头卷刹:柱头的一种艺术加工方式,是判断年代的一种依据。 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制 世博中国馆的斗栱造型.rm 唐代的斗栱模型唐代木亭模型—斗栱.rmvb 七铺作斗栱组合演示→ 斗栱的组合:斗栱的组合      栌斗上置栱,栱上置斗,斗上置栱,栱上再置斗,重复交叠,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构件名称:斗栱的组件 斗:斗形的木块,分为大斗和小斗。 栌斗(大斗):位于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也称坐斗、大斗。  4-2b-01 栌斗 方栌斗.avi 小斗(齐心斗、交互斗、散斗)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  4-2b-14 齐心斗(拱心上用).avi 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4-2b-06 交互斗.avi 散斗:位于栱头上的斗。 4-2b-15 散斗.avi 栱: 华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4-2b-17 足材华拱.avi 泥道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4-2b-21 泥道拱.avi  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4-2b-22 瓜子拱.avi  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4-2b-27 慢拱.avi  令栱: 4-2b-24 令拱.avi 栱从北齐到金代栱的变化:  ?  昂:宋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有?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琴面昂:  批竹昂:?   昂的作用     斗栱中纵向伸出并向上悬挑的构件。是起前后悬挑杠杆作用的构件。每出一层为一跳,分为单昂、双昂、三昂等不同的形式。明清时期也转化为装饰性构件。        批竹昂:昂的斜面砍成类似斜劈的竹杆,故名。多作于唐宋时期的建筑上。             琴面昂:昂的上线至昂嘴有下垂弧度的昂,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建筑上。      象鼻昂:昂嘴向上弯曲,类似于大象的鼻子,纯为装饰性构件,多见于明清建筑中。 真昂: 4-2b-30 下昂(真昂).avi 4、真假斗栱 以昂来判断,是否最起到杠杆作用,可作为鉴别早期或晚期的标志之一。 假昂:4-2b-31 下昂(假昂).avi 斗栱中的出跳: 斗栱中栱或昂每挑出一层为一跳。 斗栱中出跳越多,说明建筑的等级越高。 不同形制斗栱的认识: 四铺作斗栱平坐四铺作.avi     四铺作斗栱:出一跳 五铺作斗栱:  出二跳 六铺作斗栱:  六铺作单抄双下昂斗栱 出三跳 4-2c-03 补间六铺作.avi  七铺作斗栱: 七铺作双抄双下昂, 出四跳4-2c-04 补间七铺作.avi 八铺作斗栱:  铺作:宋式斗栱名词。有二个意义:一是指一组斗栱(宋式称朵,清式称攢)位置的名称,如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出跳的跳数,如出一跳为四铺作,出二跳为五铺作 柱头斗栱:宋代称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位于柱头上斗栱,承托分量比较大,前面挑出屋檐,后面承托梁架,用材比较大。 补间斗栱:也称柱间斗栱。宋代称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是位于两柱之间,立于阑额之上。作用是前承托屋檐,后尾挑托梁架,所以也起到了辅助斗栱的作用。宋代以前比柱头斗栱小,明清以后成为装饰性构件,大小也就差不多了。 转角斗栱:宋代称为角铺用,清代称为角科。位于屋角转角处。实际上由两组斗栱组合而成。 中国古建筑的几种基本构造形式有: 1、庑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一层屋檐)和“重檐”之分。 2、歇山。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无论是皇家宫殿、王公府邸、城垣鹊楼、寺庙园林及商埠店铺等各类建筑,很多都采用歇山这种建筑形式。 从外部形式来看,歇山建筑是庑殿(或四角攒尖)建筑与悬山建筑的有机结合,仿佛是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庑殿建筑上。 * * * 隋唐五代时期的大木结构特征                       (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例) 佛光寺搭建(唐代).avi 中国古代建筑史 立面的组成   (台基,屋身,屋顶) 立面的比例关系 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间的比例近似方形。        斗栱与柱高的比例,        出檐与檐高的比例        屋顶坡度 平面 双槽:由内外两圈柱网形成“金箱斗底槽”,分内外两槽,内槽五间高佛像,外槽供僧人活动,三面围墙,山墙后侧辟窗。 间:指立柱之间形成的建筑的最小单元“间”。立柱越多,间数就越多。  间的概念: 1、四柱之间的空间  2、两缝(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面阔与面宽 间的名称: 次间 尽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明间 次一间 次一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