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魅力数学难题.ppt

数学魅力数学难题.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魅力数学难题

* * * 四色猜想证明的进展 6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四色猜想,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1913年,哈佛大学教授伯克霍夫给出了检查大的构形的可约性的技巧; 1920年,Franklin证明当国家个数不超过25个时,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1926年,雷诺兹进一步证明当国家个数不超过27个时,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1936年, Franklin再次把国家个数扩大到31个; 1940年,Winn把国家个数扩大到35个; 1968年,挪威数学家O.Ore又把国家个数扩大到40个; 1975年,国家数提高到了52个。 但这离关于所有地图都成立的四色猜想的解决还是遥遥无期。 四色定理机器证明引起的争论与困惑 7 四色猜想难在哪里? 难就难在要解决四色猜想,要做出大约两百亿次逻辑判断。 而一个人即使每秒钟做一次逻辑判断,他要工作将近700年,才能完成这些判断。可见,如果没有超智慧的理论突破,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 肯普的思想,加上计算机的加盟,给四色猜想的解决带来了曙光。 1976年9月,美国数学会主办的《美国数学会通讯》上载文宣布,美国Illinois大学的两位数学家K.I.Appel和W.Haken,根据肯普的证明思想,利用3台IBM360型超高速电子计算机,耗时约1200小时,终于证明了四色猜想(全文发表在次年9月的《Illinois J. Math. 》V.21上)。 这一成就震惊了整个数学界,影响到全社会。当天,Appel所在的厄巴纳邮局为了纪念这一创举与成功,特别在邮戳上加盖了 Four Coulors Suffice 四色猜想的机器证明开辟了数学证明的广阔前景: 人类提供思想,计算机提供计算与判断,是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 这一证明,意义重大,它说明,机器不仅可以进行计算,也可以进行推理。目前,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张景中等已经系统地建立了机器证明的理论方法,并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四色猜想的机器证明提出异议: 一是程序难以检验,二是错误无法识别。 1985年1月,有人找出了上述机器证明中的一个错误,全美数学大会宣布他们的证明错误。但后来这一错误得到修复,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四色猜想能否用逻辑演绎方式而非机器来加以证明,至今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未解之谜。 结束语 六个著名数学问题,跨越2000多年,倾注了无数数学家的心血。有些已经解决,有些尚未解决。有些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有些却看不到直接的应用前景。但是它们的确是数学问题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数学问题的共同特征: 在多数情况下,在向世界难题进军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与尝试,所产生的思想与方法等,这些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与推动,其意义要大于难题本身的意义和难题的最终解决。 zwj@szu.edu.cn 第五节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 (2000年5月24日:巴黎 )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1. Riemann猜想(Riemann假设) Riemann猜想与素数有关。早在古希腊时期,欧几里得就巧妙地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但是这些素数的存在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吗?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1826—1866)提出猜想:素数不仅有无穷多个,而且这无穷多个素数以一种微妙和精确的模式出现。 Riemann猜想的具体表述依赖于黎曼函数: 多项式函数有两种表示方法,即 P(x)= anxn + an-1xn-1 + … + a1x + a0 和 P(x)= an (x-x1) (x-x2) … (x-xn) 。 仿照多项式情形,欧拉把黎曼函数表示为无穷乘积的形式: 黎曼又把它开拓到整个复数平面,成为复变量s的函数,这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当然它包含了所有素数的信息。 正如多项式的情形一样,函数的信息大部分包含在其零点的信息当中,因此,黎曼函数的零点就成为大家关心的头等大事。 可以知道,黎曼函数在负偶数 –2, -4, -6 ,… 等处有零点,人们称这些为“平凡零点”。 Riemann猜想是关于黎曼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特征的,具体讲为: Riemann猜想(1859年) 黎曼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的实部等于1/2,即满足 0 1/2 1 平凡零点: -2, -4, -6, …. 无零点 复平面 Im Re 无穷多零点 黎曼﹐G.F.B., (Riemann﹐Georg Friedrich Bernhard)1826 年9 月17 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的布雷斯塞伦茨 (Breselenz);1866 年7 月20 日卒于意大利塞拉斯卡(Selasca)。 2. Poincare猜想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