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刘英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刘英含

7.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直推为清,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补益肺气。 应用:补肺经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证。清肺经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8.肾经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直推为清,100-500次。 作用:滋补肾阴,温养下元,清利下焦湿热。 应用:补肾经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清肾经用于膀胱湿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后溪代之。 9.后溪 定位: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操作:拇指面向小鱼际直推月100次。 作用:清热利尿。 应用:常用于下焦湿热,小便短涩赤痛,癃闭等症。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以本法配合清天河水,能加强清热利尿的作用。若肾有湿热,可用推后溪以清利湿热,防止直接清肾经而伤肾。 10.大肠 定位:食指掌面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称推大肠。 作用:清利大肠湿热。 应用:常用于泻痢,便秘,大肠湿热,临床多与推六腑,推七节,揉龟尾等合用。 11.小天心 定位:内劳宫与总筋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界处。 操作:拇指或中指端揉按,称揉按小天心,20-30次;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5-10次。 作用:镇惊安神,清热除烦 应用:揉按小天心主要用于心经有热的烦躁不安或阴虚内热,久热不退之症。掐小天心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夜啼,惊惕不安等症。 12.内劳宫 定位:掌心中,第2、3掌骨间偏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名指处。 操作:中指端掐后加揉20-30次。 作用:清热除烦。 应用:揉内劳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症。掐内劳宫常用于热厥,表实无汗者。 13.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至中指根2/3为半径作圆。 操作:拇指面做运法,称运八卦。49次。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消食导滞。 应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泄泻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顺运止吐,逆运止泻。 14.四横纹 定位:手指,第2-5指掌近侧指间关节横纹(四横纹中点为四缝)。 操作:拇指甲掐,各掐4-5次,加揉5-6次。 作用:行气导滞,清热除烦。 应用: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推脾经、揉中脘等合用。也可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本穴,挤出黄色液体或出血以治疗疳积,效果也好。 15.十宣(十王) 定位:十指尖指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穴。 操作:用掐法掐之,各掐5次,或醒后即止。 作用:清热,醒神,开窍。 应用: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对惊风、高热、昏厥等,多与掐老龙、掐人中、掐小天心等合用。 16.老龙 定位:中指甲根正中1分处。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掐5次,或醒后即止。 作用:醒神开窍。 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用于急惊风或高热抽搐等。 17.精宁 定位:手背第4、5五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操作:用掐法,称掐精宁。掐3-5次。 作用:行气、破结、化痰。 应用:多用于痰食积聚,气吼痰喘,干呕,疳积等症。体虚者慎用,用时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同用,以免克削太甚,元气受损。掐后加按揉以和血顺气。 18.端正 定位: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拇指甲掐或拇指螺纹面揉,分别称掐、揉端正。掐5次;揉50次。 作用:降逆止呕,升提止泻,镇惊,止。 应用:揉右端正能降逆止呕,主要用于胃气上逆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揉左端正能升提,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掐端正多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等配合。 19.二扇门 定位:指背,第3掌指关节两旁赤白肉际处。 操作:拇指、食指掐后加揉,称掐二扇门;拇指偏锋,或食、中指端按揉,称按揉二扇门。掐5次,揉约100次。 作用:发汗、退热镇惊止搐。 应用:掐揉二扇门用于急惊抽搐,身热无汗。按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若口眼歪斜向左掐右手穴,若口眼歪斜向右掐左手穴。 20.二人上马(上马) 定位:手背部,第4、5指间,指蹼上方赤白肉际处。 操作:拇指端揉之或拇指甲掐之,称揉上马或掐上马。掐20-30次;揉100-150次。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尿通淋。 应用:临床上用揉法为多,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淋漓等症。 21.外劳宫 定位: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掐5次,揉约100次。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发汗解表。 应用:本穴性温。临床上用揉法为多,揉外劳宫主要用于一切寒证,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症。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