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地下水本成因类型与化学成分形成特征
一、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 从地下水的来源和化学成分形成的基本作用出发,可以将地下水成因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 渗入成因 ? 沉积成因 ? 内生成因 1、渗入成因地下水 大气降水起源的(“大气降水成因的”), 溶滤水、渗入水等,是一类外生水。 2、沉积成因地下水 沉积物在盆地堆积成岩的过程中,总会保存一定的水,这种与沉积物同期沉积埋藏下来的水,叫沉积成因地下水。 沉积-埋藏水,封存水,化石水 海相成因的: 陆相成因的: 同生的:与岩石沉积成岩作用同时生成的水; 后生的:从原沉积物排出运动至其它地层中的水 3、内生成因地下水 来自地球深部,或火山作用中的岩浆;变质作用 内生水 岩浆成因的:直接从岩浆分逸出来、首次进入地壳浅部的水 (岩浆水,初生水) 变质成因的:变质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水(高温下,岩石矿物 中的水由结合状态转为游离状态)(变质水,再生水) 二、渗入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从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到进入含水层,再到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可以划分四个阶段: 大气降水阶段; 植物-土壤影响阶段; 水-岩相互作用阶段; 蒸发浓缩阶段 1、大气降水阶段 大气降水的化学成分具有区域特征,盐类组分含量低; (HCO3-, Ca2+;Cl-, Na+) 除了盐类组分外,大气降水含有可溶性气体; ( O2:使水具有氧化作用的能力; CO2:溶于降水形成碳酸,降低了雨水的pH,提高了侵蚀性 ) 大气降水较低的盐类组分含量、弱酸性—中性和含有可溶性气体,造成大气降水相对于化合物(矿物)远未饱和,具有侵蚀性。因此具有溶解矿物、使各种元素在水中积聚的能力。 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酸雨,使得雨水的矿化度、成分、氧化-还原性质、侵蚀性等方面都有所变化。 2、植物-土壤影响阶段(包气带水—岩作用阶段) 雨水降落到地表,在多数情况下先与植物和土壤相遇,并开始成为地下水(土壤水),植物和土壤对于水的成分显示了重要的影响。 (1)植物 使水富集一些元素,雨水流经植物根部时,经常会富集一些植 物中的生物成因元素; 瑞典Gorham(1955)作了一个比较研究,在松柏针叶树树根下采的雨水样与当地空中采的雨水样相比,发现,经过植物的雨水的钠和钙含量高出三倍,钾则高出七倍。 (2)土壤 土壤对于入渗的大气降水成分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土壤中所含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了CO2,从而改变降水的成分。 (3)不同景观带土壤的差异 位于不同景观带的土壤,对于地下水成分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在森林地带,经过土壤层后,地下水富集了硅、铝、有机酸;在草原地带,地下水溶解了大量的盐类组分。而在碱性土分布区,可形成碱性水(PH7),矿化度可以较高。 氧化还原作用,溶解作用,生物因素 (4)植物-土壤影响阶段地下水的共同特征: 相对于原生铝硅酸盐,一般土壤水都未达到饱和状态,即具有溶解原生铝硅酸盐的能力。 土壤水中含有数量可观的碳酸类化合物,这包括游离碳酸( CO2)、HCO3-、CO32-以及仍未被氧化的有机化合物,后者的进一步分解将使水中碳酸化合物含量进一步提高。 这两点共同特征决定了渗入成因地下水在经过植物-土壤影响阶段后,仍具有很强的与围岩介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3、水-岩相互作用阶段 地下水进入含水层中,与岩石相接触,发生相互作用。 围岩与水之间的地球化学作用类型:溶解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是渗入成因地下水与岩石之间两种基本的地球化学作用。 影响因素: (1)地下水交替强度或径流强度 岩石中含有盐岩、石膏、方解石等矿物,溶解的先后次序: Na+, Cl-最早被水带走;然后是Ca2+, SO42-, 最终为Ca2+, HCO3-等难溶矿物溶解产物。 (2)CO2分压(TDS低、酸度大) 4、蒸发浓缩阶段 蒸发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为大陆盐渍化发育地区。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盐类有次序地在地下水中析出。相应地,矿化度增大,水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 西北各内陆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河西走廊、柴达木等),都广泛发育大陆盐渍化作用,在地表形成盐渍土,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也给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