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精选·课件.ppt

《第八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学 资环学院 吴道祥 第八章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二、研究意义 2003年7月1日凌晨4时,正在施工中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生渗水,随后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上午9时左右,地面建筑物中山南路847号一幢八层楼房发生倾斜,其裙房部分倒塌。由于报警及时,所有人员提前撤出,无人员伤亡。 * *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对岩土体作用的力,称渗透力或动水压力。当此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的变形和破坏。这种作用或现象,称之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由此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渗透稳定性问题。 引起渗透变形的驱动力是动水压力;动水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土体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叫抗渗强度,其大小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排列方式、物理力学性质及地下水流向等。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决定于动水压力与抗渗强度之间矛盾的发展演化过程。 堤 岸 1998年长江洪水险情以渗流险情最为普遍,沿长江6000余处险情中就有400余处属渗流险情。其中管涌被视为险中之险。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 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 在汛期高水位时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压力损失很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 三、渗透变形的类型 1.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单个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 现象,又称为潜蚀。 根据渗透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 垂直管涌 水平管涌 三、渗透变形的类型(续1) 接触管涌:当粗细粒土相互叠置时,接触面上发生的管涌。 按渗流方向与土层接触面的关系: 垂直接触管涌:在垂直于土层接触面的渗流作用下,细粒 土层的单个颗粒向粗粒土层孔隙移动的现象。 平行接触管涌:在平行于粗、细粒土层接触面的渗流作用 下,由于粗粒土层的渗透速度较细粒土层大 得多,而使接触面附近的细粒土层中的颗粒 被携走的现象。 三、渗透变形的类型(续2) 2、流土:在渗透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常发生于均质砂土层和亚砂土层中。 据美国的有关统计资料,在破坏的土石坝 中,有40%是坝基或坝体渗透变形造成的。我 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于l974年调查了33座坝 身有缺陷的土石坝,其中属渗透变形的约占60%。 实例 图7-3 东榆林水库副坝溃决段地质割面图(单位:m) ①-砂琅土(亚砂土),厚l.3-1.5m;②-粉质亚砂土,厚2.5-3.0m; ③-砾状粘土,厚0,l-0,8m;④-龟裂土(亚砂土),厚2.5m;⑤-砂质粘土,厚5m; ⑥-粉砂土   (据张致仁,1982)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一、渗流的动水压力及临界水力梯度 当地下水在松散土体的孔隙中渗流时,土颗粒与水流围绕接触(图7-4)。由于水流流线之间以及水流与土粒接触面上摩擦脚阻力的作用,使得水流产生水头损失(图7-5),因而渗流的水压力下降。此时每一个土颗粒在水头差作用下,承受了来自水流的渗透力。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一、渗流的动水压力及临界水力梯度 流入:pA= h1 ?wg dw 流出:pB= h2 ?wg dw 渗透压力:dP=pA-pB=dw?w ·dh ·g 水下重量dQ=dW-dF=(?sat- ?? )· g·dl· dw =?’ ·g·dl· dw 动水压力(D):单位体积土层所受的渗透压力 当dp=dQ时,单元体处于临界悬浮状态,即将发生流土。 此时渗流的水力梯度为临界水力梯度Icr ——土的抗渗强度。 则有: dw?? ·dh · g= ?’ ·g·dl· dw dh/dl= ?’ / ?? Icr=dh/dl= ?’ / ?? Icr= ?’ =(?s-1)(1-n)…… 太沙基公式 土粒越密实, n 越小, Icr 越大,土体越不容易发生渗透变形。 管涌的Icr的求取较为复杂,通过试验测定。   土体结构包括了土中粗细颗粒直径比例、细粒物质含量、土的级配等。 1、粗细颗粒直径比例 最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