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猴腿蕨技术实践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栽培猴腿蕨技术实践初析

人工栽培猴腿蕨技术实践初析   【摘 要】阐述了猴腿蕨林下抚育与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猴腿蕨;林下抚育;设施栽培   猴腿蕨,学名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 ex Kitagawa),俗称猴腿菜,为蹄盖蕨科蹄盖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猴腿蕨多生长于海拔500m-1500m杂木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下背阴坡或山谷阴处及林缘与沼泽湿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山西和山东,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其主要食用部位是尚未展开的拳头状幼叶,其味道鲜美而独特,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及矿物质营养等。同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止血杀虫的功效。因此,猴腿蕨是珍贵的食药兼用型植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对猴腿菜干鲜品及加工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大规模掠夺式采集,已经导致野生资源的日趋减少,适于商品性采集的集中分布区数量锐减。为更好地保护利用野生资源,提高猴腿蹄盖蕨的商品率与经济价值,开展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是切实有效的措施。笔者基于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将猴腿蕨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猴腿蕨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猴腿蕨人工栽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下人工抚育技术   选择猴腿蕨林下原集中分布地块进行抚育栽培。经过多年掠夺式采集,原生地猴腿蕨发生量急剧减少,需要人为抚育野生植被才能得以恢复。   1.1人工种苗补植   采用高密度穴载方法,在早春商情好时定植株龄三年以上的种苗,每公顷保苗数5-8万株。   1.2割除杂草、灌木提高猴腿蕨成活率和繁殖密度   在雪融后植株萌发前进行第一次割除作业,在7月上旬再割除新生的杂草、灌木。对杂草繁茂的地块,8月上、中旬可再割一次。2年后的栽培地块还会长出一些灌木,可于次年猴腿蕨萌发前割除,以后长出的杂草及灌木的萌芽也要实施多次割除。   1.3施肥管理   将割掉的杂草与灌木枝条均匀地放在栽培地上,在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同时,还有抑制杂草再生和保持土壤水分作用,从而提高猴腿蕨生长竞争能力,最终形成以猴腿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为获得优质、粗壮、高产的猴腿蕨,根据采收产量进行施肥,一般进行隔年增施有机肥一次,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圈肥2000-3000kg,施肥时期以春季采收前进行为宜。   1.4采收   猴腿蕨原生地人工抚育培养需要2年,此间不进行猴腿蕨采收。第三年后开始采收,第一年采收在6月中上旬终止采收,以保证猴腿蕨生长量的需要。尔后采用或隔年采收方式。   1.4.1采收时期   年年连续采收时间一般以6~7月采收为宜,隔年采收即当年全年可采收,第二年休闲。一般在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即抱拳时采收为宜,蕨薹高20~25cm。过早,蕨薹弱小,影响商品档次;过晚,蕨薹老化,不能食用。   1.4.2采收方法   从贴近地表的植株基部用手一根根地折下,然后将猴腿蕨叶柄折断处在地上轻轻擦磨,使其沾有泥土,并放在底部垫有青草的筐内,上面再覆盖一层青草,以防日晒失水。   1.4.3采后管理   将采集的新鲜猴腿蕨按不同长度、色泽分类捆把,捆扎部位在基部2厘米处,每把重量500克左右,并放于阴凉处暂时储藏。要求在2-3天内运到加工地点或自行盐渍处理待售。   2.设施栽培技术   猴腿蕨喜阴、湿与大温差环境,全光照下植株发育不良,很难进行露地生产,但在可控的保护地条件能够形成高质量商品。   2.1主要栽培方式   可采用冬季日光温室反季节性生产与春夏季遮阳大中棚生产两种方式。   2.2关键技术   2.2.1栽培时期   日光温室栽培定植期为10月末至11月初为宜,竖年2月中旬即可获得产品;利用遮阳棚栽培猴腿蕨定植期春、夏秋季均可。   2.2.2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通透性良好,有机质较高的地块搭建栽培设施。长期栽培应进行土壤改良,结合深翻施入山地土或松针土,也可用草炭土改良,施入量2000-3000kg/600m2,并重点在定植穴内施入一部分,使根际土壤PH6.5-7.0。   2.2.3种苗选择与管理   猴腿蕨生理休眠期达三个月,应在11月初土壤封冻前起苗,种苗按绿叶与紫叶分类,并囤积在日光温室内备用。为打破休眠应进行激素处理结合温度管理,采用GA3100ppm处理根部2次,隔周进行,昼夜适温为20-25℃与5-10℃,保持根部处于湿润状态,可使猴腿蕨种苗休眠期缩短1个月。   2.2.4田间管理技术   (1)定植。   三年生种苗定植株行距为20cm×20cm,4000株/600m2,采用低畦按种苗分类栽培。畦规格宽度1.2m,长度根据设施规格而定,畦埂高度10-15cm,宽度20-2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