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白蚁危害初析.doc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白蚁危害初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白蚁危害初析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白蚁危害初析   摘 要:2011年春对古田山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永久监测样地内树木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木荷(Schima superba)4种植物受白蚁危害较为严重,其中马尾松和甜槠最为严重,株受害率分别达到了44.7%和51.2%。对上述4个树种白蚁的危害需引起足够的注意,而且对保护区内白蚁的防治应采取适当的方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白蚁危害;植物;调查   白蚁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1]。我国已经记录的白蚁有400多种,是世界上拥有白蚁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江以南各大林区,白蚁的分布更集中,类群更复杂,种类更多样[2]。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保存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白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堤坝水库、农作物、园林等方面[3],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白蚁的防治研究还鲜有报道[4],而且林业部门对保护区森林白蚁防治也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本文对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白蚁危害调查,以了解白蚁对保护区植物的危害程度,掌握主要受害植物种类,为保护区管理提供参考,并为保护区植物白蚁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调查地点及方法   1.1 调查地点概况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总面积81.07km2,分布着典型的呈原始状态的大片天然次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保存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古田山地处浙、赣、皖3省交界处,是联系华中动植物区系的重要过度地带。区内有高等植物244科897属199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2种,现保存有“元杉”、“唐柏”、“吴越古樟”等珍稀古树名木。200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古田山建成了面积达24 hm2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永久监测样地。样地最高海拔约715m,最低海拔约446m。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和湿润,植物茂盛,优越的自然环境给白蚁的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据调查,浙江共有白蚁4科17属59种,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就有2科10属20种[5]。   1.2 调查方法   1.2.1 样带法调查。2011年3月,在该样地内以样带法进行普查。共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带3条(表1),观察和记录样带两侧白蚁对树木的危害状况,记录受害的树种及受害程度。   1.2.2 白蚁危害程度的判断方法。①通过株受害率来表示,即:株被害率(%) = (受害株数/ 调查总株数)×100%;②通过表观症状进行受害程度判断:仅在树皮危害或树皮上发现蚁路为一般受害;在树木上发现粗大蚁路或树皮损伤比较严重的为中等受害;树皮损伤非常严重或白蚁在树干内筑巢危害导致树心枯空,甚至枯死者为严重受害。   1.2.3 数据处理。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X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和分析   在所调查的3条样带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木荷(Schima superba)4种植物受白蚁危害较为严重,其中马尾松和甜槠最为严重。经T检验,Ⅱ路线的危害程度与Ⅰ、Ⅲ线路具有显著差异,B线路危害程度最大;经检验甜槠和马尾松的株受害率显著高于青冈和木荷(表2)。4种植物的受害程度除甜槠的一般危害显著高于中等危害和严重危害,其他3种的一般危害、中等危害和严重危害比例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白蚁对林木的危害特点之一是危害的广泛性。据调查,白蚁可危害300余种树木[6]。苗木及幼树被害后常枯死,成年树木被害后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枝叶枯黄甚至死亡。白蚁危害林木的另一特点是危害的隐蔽性。通常受害相当严重时才被人们发现,同时受害程度也较不易判断[7]。从调查可知,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白蚁危害植物的种类并不很广泛,仅有马尾松、甜槠、青冈、木荷等4种植物受白蚁危害较为严重。这可能是由于大样地乔木中甜槠、木荷、马尾松是优势物种,数量较多,而且一般白蚁都有一定的喜食树种[8]。调查中发现的危害较重的4个树种可能就是该地区白蚁所喜食的。   调查中马尾松的株受害率达到了44.7 %,其中严重受害占了19 %,而甜槠株受害率更是达到了51.2%,严重受害也占了15.9 %,这2种植物的危害比较严重。我们于2009年发现大样地内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