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赐茶初析
北宋赐茶初析
[摘 要]赐茶,作为皇帝笼络大臣的手段之一,北宋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赐茶的数量增加了、范围扩大了,而且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北宋赐茶之所以得到较大的发展,一方面与北宋经济的发展、茶叶产量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皇帝运用皇权密切君臣关系,使臣下竭力效忠于自己,以便巩固统治地位。作为皇权手段之一,赐茶基本上实现了统治者的初衷,但是,也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
[关键词]北宋;皇帝赐茶;赏赐
赏赐,历来是最高统治者展现皇恩浩荡、笼络大臣的重要手段。茶叶成为正式赏赐物品始于李唐王朝。此后,以贡茶赏赐大臣成为惯例。五代时期,赐茶由惯例发展为制度。及至北宋,由于皇帝对茶叶的偏好,贡茶迅速发展,其规模、种类、品相都有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北宋的赐茶更是蔚然成风,赐茶范围大为扩展,赐茶对象不仅仅是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有机会得到皇帝赐茶,皇帝赐茶成为北宋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北宋赐茶概况
北宋建国之初,贡茶主要是用来满足皇室的需要。随着贡茶数量的增加,渐渐将贡茶用于赏赐大臣。由于赐茶种类增加、范围扩大,在其兴盛过程中,赐茶制度逐渐严密,不仅设立了专门掌管赏赐之茶的机构――茶库,而且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关系。
(一)发展状况
北宋赐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北宋初期,贡茶数量、种类有限,“玉芽以下,即先后以次发,待贡足时,夏时过半矣”。(1)因此,当时的贡茶仅供皇室享用,即使是权臣、宰相也不得享用。开宝三年(970),宋太宗下令造龙凤团茶,用于赏赐的茶叶数量才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赐茶范围的扩大,现有的贡茶仍然不能满足赐茶的需要。于是,至道三年(997)又下令制造新的贡茶,如“石乳”、“的乳”,以供赏赐之用。
虽然用于赏赐的茶叶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多,但是总量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在这段时期里,皇帝赐茶都是在非常重要的节日,并且只有地位极其尊贵的大臣,如中书、枢密大臣等才能得到赐茶。“盖自君谟始造而岁贡焉,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2)八人才得赐一饼,可见得到赐茶,尤其是珍稀茶叶品种,是多么不容易。就连欧阳修这样的位高权重之人也是做官二十余年才得一赐。(3)由此更可见赐茶之不易。
宋哲宗时期,赐茶的对象扩大到尚书、学士等大臣,赐茶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大臣得赐茶一斤(八饼)已是常事。苏轼有诗云:“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4)就是说的苏轼曾于元佑七年(1092)以端明殿学士、守礼部尚书的身份得赐大龙茶一斤一事。以后,赐茶规模不断扩大。宋徽宗时期,北宋赐茶发展到了顶峰,不仅用于赏赐的茶叶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出现了专门为赏赐而造的“玉除清赏”、“启沃承恩”等贡茶。(5)由此可见北宋赐茶之兴盛。
北宋时期,一般只有赏赐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会使用贡茶,对于普通百姓一般用普通茶叶进行赏赐。北宋皇帝虽然喜欢将贡茶用来赏赐,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贡茶都用于赏赐,用于赏赐的贡茶仅仅是已经有了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叶,那些新出的贡茶品种仍然只供皇室专享。只有等到这种贡茶数量增多或者产生了更好的贡茶品种时才会将其赏赐给大臣。例如,宋神宗曾经下令制造“密云龙”,但是神宗朝无一位大臣得此茶叶。直到哲宗继位后,才将密云龙用来赏赐大臣,但赏赐的数量都极少。哲宗后期,皇帝下令将密云龙改造为“密云瑞龙”,才开始将密云龙大范围地用于赏赐。
北宋不仅对用于赏赐的茶叶种类、数量加以限制,而且还设置了专门负责管理赐茶的机构――茶库。“茶库掌管接受南方诸路产茶州军所贡茶茗,以供赏赐、出卖及翰林司之用。”(6)
赐茶是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的。《宋史?后妃传》曰:“旧赐大臣茶有龙凤饰,明德太后曰:此岂人臣可得?命有司别制入香京铤以赐之。”(7)北宋用于赏赐的贡茶种类较多,除著名的龙凤贡茶外,还有京铤、的乳、石乳、白乳、腊面、头骨、次骨等品种。不同种类的茶叶只能由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享用,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公主,其余皇族、学士、将帅得凤茶,舍人、近臣赐京铤、的乳,而白乳赐馆阁”。(8)由此可见,当时赐茶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同等级的官员得到不同等级的茶叶,获得赐茶是一种荣耀。因此,北宋的文人士大夫都以得到赐茶为荣。大臣们得到赐茶以后一般自己都舍不得喝,而是将其献给双亲。甚至,有的人还“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9)黎民百姓得到的赐茶即使品相一般,也是喜不自胜。所以,得到皇帝的赐茶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二)赐茶类型
北宋时期,随着茶叶数量、种类的增多,赐茶活动越来越频繁,赏赐对象也越来越多。在北宋文献中,可以见到对各阶层人士赐茶的记载,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