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总结
古今图书集成总结
摘要:《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结构最为精善谨严的类书,文章对《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过程、编排体例及特点、版本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关键词:古今图书集成;类书;陈梦雷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76-02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古代现存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仅次于明代的《永乐大典》,是陈梦雷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缩纂,蒋廷锚又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奉敕编桩完成的。全书一万卷,目录40卷,共约1.6亿字。是查找清康熙之前各类资料或典故出处等最有用的重要工具书。
一、《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过程
《古今图书集成》,《清史稿?艺文志》子部类书中著录是“蒋适廷锡等奉敕编”。但实际上这部巨书是清圣祖玄烨的词臣、侍奉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的陈梦雷主持编修的。胤祉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子,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于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于康熙三十七年三月与长兄同封为郡王;次年,胤祉由诚郡王降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诚亲王,雍正六年六月降为郡王,雍正八年二月复为亲王,同年五月被削爵拘禁,十年闰五月卒于景山禁所。他是编辑《集成》的倡议人,是他全力支持这项大工程。陈梦雷,字则震,福州侯官人。19岁中进士官翰林编修。康熙二十一年被谪戍奉天,三十七年奉召回京,侍皇三子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十一月,陈梦雷奉命率八十人开始编纂《古今图书汇编》,并拿出自己家藏的一万多卷图书作为取材的补充,他先后从1 500余卷图书摘录材料,分类汇编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志,6 109部。每部先列考,次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录、外编等项目。汇考记大事,总论录经史子集议论,图表插图列表,列传叙人物生平,艺文择采诗文,选句多择俪句对偶,纪事集不见于汇考的琐细事迹,杂录收不宜于列入汇考、总论、艺文之中的材料,外编则载荒唐无稽之言。所辑录的内容不改原文,引证详列出处,标明书篇作者便于查对。分门别类也纠正了以往类书部类重复,分合不当的毛病,而且逐项排列事文,支取谨严颇有条理。时至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初稿完成,陈梦雷先誊目录凡例一册呈请诚亲王胤祉审阅。向主人皇子胤祉写的报告《进汇编启》中说:“赞修上圣之事,雷何人斯,宁敢轻言著述?不过类聚部分,仰待我王爷裁酌,或上请至尊圣训、东宫殿下睿旨,何者宜存,何者宜去,何者宜分,何者宜合,定其大摘,得以钦遵检校。或赐发秘府之藏,广其所未备,然后择于江南、浙江都会之地,广聚别本书籍,令精力少年,分部仇校,使字画不至舛讹,缮写进呈,恭请御制序文冠于书首,发付梓大刊刻……从此颁发四方,文治昭垂万世……”[1]陈梦雷希望《汇编》修成后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然后再校正修改写出定本,请皇帝写御制序文放在书首,结果是康熙皇帝只改了书名,将《汇编》改为《古今图书集成》,赠御联:“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康熙五十九年奉旨用铜活字印刷64部。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即位,登位后,残酷打击异己,诚亲王胤祉也被革爵禁锢,陈梦雷遭牵连,以“招摇无忌”的罪名72岁再度被远谪塞外,90岁终老于戍所。雍正元年,选中了御续派户部尚书蒋廷锡领衔整理《集成》,至雍正三年十二月定稿。雍正御制序文说(蒋廷锡):“重加编校,穷朝夕之力,阅三载之勤,凡厘定三千余卷,增删数十万言。改‘志’的名称为‘典’”。可见,蒋廷锡对此书没有多大贡献。雍正六年(1728年),书终于印制完成,总共印了六十四部以及样书一部,分订为五千零二十五册,函装成五百二十二函,署名蒋廷锡,陈梦雷的编辑之功尽行抹煞,有关纪录不再出现陈梦雷的名字[2]。出版的六十多部的《集成》分流到全国各地,《集成》终于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化之一的瑰宝。
二、《古今图书集成》的特点
《古今图书集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基本编制格局,标志着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编纂走向了成熟的阶段。
第一,首创三级类目结构体系,将分类编排的方法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陈梦雷在《松鹤山房文集》说:“《古今图书集成》分为《汇编》者六,十有二,为部六千有零。凡在六合之内,钜细毕举”。这种层层展开的三级类目结构明晰,以类聚事科学性强,保证了全书内容系统有秩,各有所归,充分达到了考事征引与寻检查找的功用。六大汇编为一级类目,是全书的纲,它下辖的二级类目为“典”,初为志,后蒋廷锡等人奉敕易为“典”,计32典。其始“乾象典”终于“考工典”,典下又分出6 109部,是为三级类目。每部中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如某部没有某一方面的资料,就不设某个类目。一般情况下每部之下正常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