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芳氧乙酰基-N`-[5-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的合成研究
目录
第 2 页 共 31 页
第 PAGE 1 页 共 31 页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N-芳氧乙酰基-N`-[5-甲基-1,3,4-噻
二唑-2-基]硫脲的合成研究
题目类型: 论文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化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时 间:2008年3月9日至2008年6月15日
目 录
任务书 Ⅰ
开题报告 Ⅱ
指导审查意见 Ⅲ
评阅老师评语 Ⅳ
答辩会议记录 Ⅴ
中文摘要 Ⅵ
英文摘要 Ⅶ
前言 5
第一章 选题背景 6
第一节 题目来源 6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科学意义 6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7
第二章 合成思路及反应机理 13
第一节 合成路线 13
第二节 合成反应的主要机理 14
第三章 方案论证 15
第一节 关于中间体酰氯的制备 15
第二节 关于异硫氰酸酯的制备 15
第四章 实验过程论述 16
第一节 主要试剂与仪器 16
第二节 合成实验 16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19
第一节 关于2-氨基-5-甲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19
第二节 关于中间体芳氧乙酸的合成 20
第三节 关于中间体芳氧乙酰氯的合成 22
第四节 关于中间体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22
第五节 关于目标产物的合成 22
第六节 部分中间体的理化性质23
第七节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23
第八节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24
第六章 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9
论文附图 30
摘要
N-芳氧乙酰基-N`-[5-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的合成研究
第 4 页 共 31页
第 3 页 共 31 页
N-芳氧乙酰基-N`-[5-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的合成研究
学 生: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 世界各国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农药开发正朝着高效、低毒、安全性残留期短的方向发展。本文采用活性基团拼接的方法,将具有较好活性的基团芳氧乙酰基及氨基噻二唑基引入到硫脲类化合物中,具体步骤是从芳酚出发,先于氯乙酸反应,生成芳氧乙酸,在无水的条件下与二氯亚砜作用得到芳氧乙酰氯,然后立即在无水条件下与硫氰酸钾反应,生成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最后再与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反应合成了2个未见文献报道含杂环的芳氧乙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以期发现更高效广谱低毒并具备更多优点的新颖结构的新型含杂环的芳氧乙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先导体化合物,进而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开发出农药新品种。2个新化合物通过IR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和表征。该实验方法简单,时间短,产率高,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芳氧乙酰基 硫脲 噻二唑 酰氯 异硫氰酸酯 合成
Synthesis and studies of N-aryloxyacetyl - N `- [5 - methyl-1 ,3,4 - thiadiazole -2 - yl] thiourea
Student: College of
Teacher: College of
Abstract: The world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makes pesticides are moving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fficiency, low toxicity, the safety of residues in the direction of a short period. In this article, using active groups splicing method,Will have a better activity of the group aryloxyacetyl and-thiadiazole-introduced to the thiourea comp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Buck变换器的设计.doc
- 毕业论文-C4体系的气相色谱分析.doc
- 毕业论文-B匝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 毕业论文-c616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设计.doc
- 毕业论文-CAN总线中报文传送与接收程序设计.doc
- 毕业论文-CNG加气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doc
- 毕业论文-CKC20F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三菱E60数控系统.doc
- 毕业论文-CBR600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分析.doc
- 毕业论文-Cr-W-N的微观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doc
- 毕业论文-E-Learning教育今后在大中型企业培训的重要性.docx
- 毕业论文-OFDM传输技术研究.doc
- 毕业论文-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oc
- 毕业论文-PDCA方法在中层管理者绩效改进计划中的应用—以山东潍柴动力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备料组组长为例.doc
- 毕业论文-PAM与DSB混合调制与相干解调系统仿真.doc
- 毕业论文-Photoshop结婚请柬的设计与制作.doc
- 毕业论文-Photoshop中人物面部处理的技巧.doc
- 毕业论文-PLC控制的焦化备煤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论文-PLC控制天塔之光系统的设计.doc
- 毕业论文-PLC控制专用组合机床电气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论文-POE-g-GMA的制备及其增容PP_PA6共混物的性能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