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情感把握探讨.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情感把握探讨

第七讲 情感把握 —对文学的诗意裁判 一、文学家对世界的三种把握方式 情感把握、理性把握和隐喻把握。 1、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对自然作情感体验和评价,按照心灵的情感需要来写自己体验到的世界。因而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首届穗港澳诗词大赛词组冠军(2006) 王卫星 中山大学中文系03级 不怕人间离梦苦。只怕眠时,竟把佳音误。久伫南楼无雁度。团团月影零秋露。 光堕回廊星满树。一点乡心,结在云深处。欲去还留天未曙。今宵且向云边住。   评委意见:词意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属于“老话题写出新意思”,俗题材开出新路。整体风格纯正,标准的北宋词格,用意深挚,用词自然,整体构思非常精巧。????????????(词组评委彭玉平) 第二届穗港澳诗词大赛诗组冠军 嶺南居感   余求學于廣州,鄉鄰多謂余曰:嶺南終歲暖如盛夏,恐汝不服水土。余不以為然。居月餘,有感于南國勝景,作此篇。   雖言南國不飛霜,莫怨天涯離恨長。   兩袖熏風羅綺暖,一簾微雨桂花香。   蛩音漸次啼紅瓦,蝶影翻飛過畫牆。  茶代杜康書作枕,和衣結夢水雲鄉 《诗大序》谈情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引声长歌。永,长。),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缘情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镜与灯 浪漫派看来艺术是灯,它投射出的形象不是源于世界而是源自诗人。现实派看来艺术是镜,它投射出的形象是世界。 巴尔扎克等谈情感 巴尔扎克:“以热情为元素” 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内部唤起曾经经验的感情,而且将这在自己的内部里唤起了之后,借着被表现于运动、色彩、言语的形象,将这种感情传递,给它人经验相同的感情,—艺术活动即此成立。” 孙犁 在创作上,不能吝惜情感。情感付出越多,收回来的就越大。 别林斯基谈情感把握 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潜伏着浪漫主义秘密的源泉 雨果论浪漫主义 我们好像觉得已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戏剧是面反映自然的镜子。不过,如果这面镜子是一页普通的镜子,一个刻板的平面镜,那么它只能够照出事物暗淡、平面、忠实但却毫无光彩的形象;大家都知道,经过这简单的映照,事物的颜色和光彩会失去多少。 雨果论浪漫主义 戏剧应该是一面集中的镜子,它不仅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把它们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把激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为火光。 —雨果《克伦威尔》序。 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 优秀作品一定是直面内心的,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巴金先生曾说,文学能给人光热和希望,能让人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我想,作品要有光和热,首先作家自己的心里要有光和热。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 郑愁予谈创作 诗中的人物都是我移情的替身,带有我对生命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当我更近一步做横的检讨时,令我瞿然心惊的是我的诗作里,是哪一类的素材,都隐含着我自幼就怀有的一种“流逝感”。究之再三,这即是佛理中解说悟境的“无常观”了。 2、理性把握 作家在理性层面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获得对世界的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学观。他依照伦理道德或政治需要等做出判定。因而要克服自己的主观局限性,做到客观、真实的普遍性。 诗组亚军 咏史   李瑜 中山大学中文系04级   百年板荡尽西东,未信劫尘俱付空。   枫木凋伤悉玉露,庙堂倾覆恨终风。   敢书咄咄扶余外,忍见唯唯庠序中。   坚坐为看红日下,云罗万里一轻鸿。 作者自述:的教育界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大多习惯填鸭式教育,缺乏独立思考精神、高远理想和古典精神。所 沈从文《边城》题记 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 沈从文 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余华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阎连科《日光流年》 哪怕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又得天天扛着锄锨、担着箩筐,箩筐里装满了泥粪下地干活,只要能活着就好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