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PM中国文学文选2013年开始
PAGE \* MERGEFORMAT 53
SPM中国文学:文选(2013年开始)
论述题
孟子《鱼我所欲也》2HYPERLINK \l chapter_2《左传·烛之武退秦师》5HYPERLINK \l chapter_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6HYPERLINK \l chapter_4司马迁《鸿门宴》11HYPERLINK \l chapter_5李密《陈情表》16HYPERLINK \l chapter_6唐诗五首:
HYPERLINK \l chapter_6a骆宾王《咏蝉》
HYPERLINK \l chapter_6b李白《把酒问月》
HYPERLINK \l chapter_6c杜甫《望岳》HYPERLINK \l chapter_6d刘禹锡《竹枝词》
HYPERLINK \l chapter_6e白居易《观刈麦》18
20
21
22
23HYPERLINK \l chapter_7韩愈《答刘正夫书》25HYPERLINK \l chapter_8柳宗元《三戒(并序)》:
临江之麋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25HYPERLINK \l chapter_9宋词五首:
HYPERLINK \l chapter_9a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HYPERLINK \l chapter_9b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HYPERLINK \l chapter_9c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HYPERLINK \l chapter_9d李清照《如梦令二阕》(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HYPERLINK \l chapter_9e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7
28
30
31
32HYPERLINK \l chapter_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3HYPERLINK \l chapter_11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34HYPERLINK \l chapter_12罗贯中《三国演义·赵子龙长阪坡救幼主》40HYPERLINK \l chapter_13沈复《闲情记趣》(节选)42HYPERLINK \l chapter_14郁达夫《我的梦,我的青春》43HYPERLINK \l chapter_15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44HYPERLINK \l chapter_16巴金《灯》45HYPERLINK \l chapter_17新诗二首:HYPERLINK \l chapter_17a臧克家《有的人》、HYPERLINK \l chapter_17b余光中《乡愁》46、48HYPERLINK \l chapter_18陆蠡《囚绿记》49HYPERLINK \l chapter_19陈之藩《钓胜于鱼》50HYPERLINK \l chapter_20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52
第一课:《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
阐述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鱼我所欲也》的结构分析
原文结构分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比喻论证:用物质生活的实际情况作比喻,由熊掌比鱼珍贵,得出“舍鱼取熊掌”的论断。
用比喻说明人们对所喜爱的东西,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取其最珍贵的。为给读者理解和接受下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提供感性的基础。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生与义的比较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从正反两方面(两种对立的价值观)阐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1 正面论述“舍生取义”的原因与意义/道理: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说明上文的论点:“义”比“生”更值得珍爱,在“生”妨害“义”的情况下,决不苟且求生:“不义”比“死”更令人厌恶,为了“义”,决不躲避祸患,决不怕死。
2 反面论述“求生恶死”的对社会的危害
就生死两方面进行对比,说明如果把生看作最喜爱的,把死看作最厌恶的,那么为了求生避患,只计利害,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用意在说明不顾“义”的危害。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必要性。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