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性别特质对于大学生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docVIP

双性化性别特质对于大学生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2 - 一、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选秀节目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追捧,里面打扮中性、说话干净利落的超女们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参加“好男儿”的花样美男们也俘获了众多男女粉丝的心。一时间,中性打扮成了一种时尚,女孩们纷纷效仿超级女生,而有点女子气的“好男儿”也成了不少青少年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在今年的“快乐男声”海选中,更是出现了一群以刘著为代表的另类选手,他们虽然是男儿身,却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浓妆艳抹,体态婀娜,跌落了一大群人的眼镜。在大学校园里,女生剃板寸,言语举止像个男生,而男生对粉色的偏爱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是否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已被打破,两性之间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否越来越模糊?这种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笔者试图通过对八位不同专业的本科在读大学生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来研究双性化性别特质对于大学生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双性化”是希腊语Androgyny 的词根andros(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既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1]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 作风、 兴趣、 能力、 态度、 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的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珍妮特·希伯雷·海登和B·G·罗森伯格所认为的“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3]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评述 1. 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较悠久 ,弗洛伊德(Sigmud. Freud)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容格(Carl . Gustar . J ung)提出了著名的 “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 理论 ,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题的存在。[4] 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是罗西(A. Srossi ,1964),她认为“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5]然而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 Sandra.bem)。贝姆在实证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1974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抽查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学生,证实双性化者占其女生的27%、男生的32%。贝姆还将人的性度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四种,之后又证实双性化女性比其他人有更显著的独立性,能较好表现女性气质,并有强烈的自尊感。[6]司本斯(Spence JT)等编制出个人属性问卷,简称PAQ,调查表明27%的女性是双性化,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7]1978年,Gibert研究表明,,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8]1982年,斯比尔斯(Sperce)等研究认为,双性化者在各种条件下比性别典型者做得更好,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女大学生的确比性别类型化的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1984年,佩里(Perry)和布塞(Bussey)还认为,双性化个体的优势到青少年和成年初期才能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育”这一家庭教育新理念在美国开始流行。《2003—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权利之意义及其领域内性别完全平等的四条标准,更给人们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以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指导。[9] 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双性化的研究从范志强等在1986年译著的《妇女心理学》开始,他首次向国内引入双性化概念,书中以一章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