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涡阳四中地理组 安 徽 省 安徽省在中国的位置 一、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处北纬29°41′—34°38′、东经114°54′—119°37′。陆地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居全国第22位。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从经纬度位置看,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从经济地理位置看,与长三角相邻,经济上属于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距东海约300公里,属近海内陆地区 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海陆位置 2、行政区划 简称皖: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辖17个地级市,105个县 由来:清正式设省,取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为省名。(皖山:天柱山),“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 3、人口大省 全省人口6516万(2005年)居全国第8位,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全国主要的劳务输出省区之一) 河南省??????? 9683万?????????? 山东省??????? 9069万?????????? 四川省??????? 8474万?????????? 广东省??????? 7649万?????????? 江苏省??????? 7127万?????????? 河北省??????? 6735万????????? 湖南省??????? 6564万?????????? 安徽省??????? 6369万?????????? 淮北平原 天目山 新安江 二、自然条件与农业 1、过渡性的农业自然条件 地形:从北向南依次为江淮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以淮河为界分暖温带和亚热带 气候: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的气候特点是: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水系:河流众多,跨长江、淮河和钱塘江三大水系,过长江(八百里皖江、稻米、棉花、油菜、蚕桑、鱼、虾、蟹等“鱼米之乡”)、淮河(安徽面积最大的农业区,盛产小麦、大豆、棉花和温带水果)中下游。 湖泊:巢湖(五大淡水湖之一,与长江相通) 淮北平原以旱地为主,长江沿岸平原水田集中分布,江淮丘陵水田旱地兼有,皖南、皖西山区多为林业用地。 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常受到旱涝、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以淮河流域最突出。 2、频繁的水旱灾害 水利工程:淮河南岸支流上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沿淮地区开辟蓄洪区和行洪区,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 三、工业、 交通与城市 1、举足轻重的能源工业和冶金工业 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较大。 ②有煤、铁、铜、硫和明矾五大优势矿产。 ③主要工业中心与矿产资源两者分布一致; ④淮南、淮北市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铜陵、马鞍山是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 能源、冶金工业在华东地区举足轻重,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安徽工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推进阶段,结构不断优化,水平逐步提高。 2、对接“长三角”的综合交通体系 ①东向通道、沿江和跨江综合通道、合肥辐射通道、皖南旅游通道、煤炭运输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综合交通体系。 ②铁路是安徽交通运输网的主体。 南北:京沪、京九—阜淮—淮南—皖赣、合九铁路 东西:陇海、宁铜、宁西铁路 ③公路运输时安徽省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 以合肥为总枢纽、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为区域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④内河航运、民用航空也比较发达。 航运:长江、淮河、巢湖 港口:芜湖、蚌埠 航空:合肥、黄山 3、“一点两线”的城市格局 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皖江沿线“马芜铜宜”为重点的城市群,以淮河沿线“两淮一蚌”为重点的城市群。 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8%,需要提高全省的城市化水平,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今后我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旅游与生态环境 1、丰富的旅游资源 风光旖旎,历史悠久。 黄山、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为自然、文化双遗产—泰山、峨眉山、武夷山) 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琅琊山 黄山 九华山 天柱山 西递宏村 凤阳明皇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