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塞拉拱坝的修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VIP

瑞士塞拉拱坝的修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士塞拉拱坝的修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第10卷 第4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0 No.4 2012年12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December,2012 文章编号:1672-3031(2012)04-0247-04 瑞士塞拉拱坝的修复 茹 欣,鲁一晖,戴海旭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摘要:通过监测发现瑞士塞拉拱坝坝体明显向上游偏移并伴有坝顶不均匀沉降,坝体混凝土出现不均匀开裂,特 别是下游坝趾附近还发现了可能威胁拱坝安全的裂缝,同时拱坝的泄洪能力也不满足新修订的防洪标准。在对塞 拉拱坝进行修复时,考虑到拱坝长期安全性决定在原有拱坝下游几米处修建一座新坝以替代原有拱坝。修复重建 工作包括了原有坝体的拆除、新坝施工建设、水电站在施工期间的运行管理和水文预报模型的建立等。塞拉拱坝 的修复重建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修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坝;修复;基础灌浆;水电站运行;水文预报模型 中图分类号:TV698.2 文献标识码:A 1 原塞拉拱坝的特性和现状 瑞士塞拉拱坝位于瓦莱州新普伦山口南侧,始建于1951年,1952年建成,电站配有3台设计流 3 量为 11.5m/s的冲击式涡轮发电机,全年发电量为1.77亿kW·h,能够保证贡多市全年的用电需求。 已建成的塞拉拱坝从垂直方向看是一个高约20m的柱形拱面。拱坝水平拱圈线型为多心圆,其半径 从拱冠处的28.0m变化到近岸处的170.0m。拱坝上部厚度为1.0m,拱坝下部的厚度逐渐加厚,其平 均值约为3.5m。在拱坝建设时分了6个独立的坝段,每个坝段长为11.0m,坝段间用1.0m宽的收缩缝 [1] 连接 。此外拱坝设计时,其下游没有像上游那样设置用于承受拉应力的钢筋。拱坝混凝土总方量为2 3 [2] 2 300m 。大坝的柔度系数 (细长比)C 接近40,其值相比于其它条件类似的拱坝偏高。C=A /(VH),其 中C 为柔度系数;A 为坝体迎水面展开面积,因迎水面展开面积比较难算,常用中面展开面积替代; V 为坝体方量;H 为最大坝高。 拱坝坝顶高程为1280.40m,处于拱坝中间的溢洪道宽32.60m,高程1278.00m。当水库处于最大 蓄水位1279.84m时溢洪道的设计泄流量为175m/s。拱坝在右岸有一个直径为1.10m的圆形底孔,底3 孔由位于上游面的水下闸门控制。拱坝在右岸还建有一条导流能力为40m/s的导流洞用来宣泄流域3 洪水并避免水库淤积。 自从1952年开始使用大地测量监控以来就发现拱坝的位置逐渐发生变化。网络测绘测量的是位 于下游面的16个目标点。19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网络测绘方法观测到了大坝的永久性位移。综合之 前的人工观测数据结果,显示从1952—2009年,坝体垂直方向的位移膨胀量一般与其所处的高度成 [1] 正比。在大坝的中央区域,总位移超过20mm 。 顶部高层测量到的最大水平位移达到65mm,而在拱圈相同高程处的溢流前缘的位移也达到了 50mm,过去几年径向位移增长在逐年加快。这些永久位移都导致坝体出现裂缝,特别是在下游坝趾 周围和与之对应的同一高程处的上游基岩处也出现了裂缝。周边缝可能是导致坝体倾斜的原因,更 大的难题是这些裂缝在坝体内部的延伸情况还没有办法可以明确测定。 2000年10月,一场特大洪水使坝顶出现溢流,洪水的洪峰流量达到了320~340m/s,远远超过水3 电站溢洪道的泄洪能力。这次特大洪水修改了大坝原有的水文数据,大坝防洪安全将千年一遇的洪 收稿日期:2011-08-24 作者简介:茹欣(1986-),女,河北抚宁人,硕士,主要从事混凝土薄层修复研究。E-mail:ruxinsay@163.com — 247 —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