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 北伐战争检测 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 北伐战争检测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 北伐战争检测 新人教版

PAGE PAGE PAGE 1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1.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联苏、联共、扶助农工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联苏、联共、团结工农 2.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二大 B.中国共产党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黄埔军校的创办 3.(2018辽师大附中)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如图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的留影,当时他担任军校的(  ) A.总理 B.校长 C.党代表 D.政治部主任 5.(2018泉州实验中学调研)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最早开始传唱于(  ) A.1924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8.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0.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宁汉合流”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东北易帜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开始于哪一年? (2)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3)事件的顺利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你认为这一事件顺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事件: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 (2)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成果: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不到半年的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原因:主观上:战争的正义性,合乎民意,顺应历史潮流;正确的作战部署;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和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国共第一次合作,团结了革命力量等;客观上:苏联的帮助以及军阀之间的矛盾等因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2.(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之准备】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革命之成果】 材料二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对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将永远铭记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2)材料二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两大成果,请写出这两大成果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北伐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革命之结局】 材料三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什么。 答案:(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创建黄埔军校和进行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北伐战争结束后,吴佩孚、孙传芳哪里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